瑯岐閩江大橋 用上航母除銹設備
昨通車,瑯岐島至馬尾中心區路程縮至15分鐘,記者探訪島上美景
瑯岐白云山上遠眺閩江入海口,海天一色
東南網1月2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闕文龍 肖春道 通訊員 阮彬彬 江輝 王彥 文/圖) 昨日上午,瑯岐閩江大橋正式通車。至此,從福州馬尾中心區至瑯岐島,車程由原來的近1小時縮至15分鐘左右,瑯岐島正式邁入福州半小時生活圈。
據介紹,瑯岐閩江大橋及接線工程項目全長8.437公里,其中瑯岐閩江大橋長2675米,大橋2010年9月24日開工建設,2012年12月25日主塔封頂,2013年6月19日主橋合龍,2013年10月31日主橋及接線工程全線貫通,至昨日正式建成通車,其建設工期比全國同類橋梁平均工期縮短了一年半。
據介紹,在橋面鋪裝方面,大橋采用了目前國內最先進、工藝要求最高的澆筑式瀝青混凝土鋪裝技術,引入了航母除銹技術設備及國內最先進的澆筑式瀝青混凝土鋪裝技法,可有效保證橋面的質量和使用壽命。
□探訪
遠眺海天一色
瑯岐是福建第五大島,92平方公里的面積相當于一個香港本島面積。瑯岐島素稱“閩江口的明珠”,其自然條件得天獨厚。瑯岐閩江大橋通車后,今后去瑯岐旅游有哪些好看的景點?昨日下午記者對部分景點進行了探訪。
記者登上瑯岐島上海拔最高的白云山(高275米),山上白云寺香火繚繞。登高遠眺,閩江口入海口海天一色,島上河浦縱橫,平坦的土地上種著不少農作物。
瑯岐管委會工作人員方先生說,瑯岐島上擁有極為豐富的農業觀光、生態景觀旅游資源,以“白云觀日”、“蘆沙宿雁”等瑯山十景聞名閩江口,自然風光有金雞報曉、百猴鎮江、雙龜把口、五虎守門、海濱古樸樹林奇觀、龍王洞、金牌山炮臺、硯池湖等,人文景觀有白云山公園、綠豐農業觀光園、萬葉葡萄園、四季垂釣園、祠堂文化一條街、白云寺、天安寺、媽祖宮、龍臺駙馬墓等。
“在瑯岐島內休閑度假,一定要登上白云山,這里是福州地區看日出的最好位置之一。”方先生說,夏天到瑯岐島可采摘葡萄、西瓜,現在季節可采楊桃等,瑯岐島上的紅蟲尋味道也十分鮮美。
相關報道
瑯岐閩江大橋通車了
瑯岐告別“孤島”歷史,至福州主城區車程縮短至40分鐘左右
東南網1月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段金柱 通訊員 阮彬彬)1日,瑯岐閩江大橋通車(如圖,本報記者 游慶輝 通訊員 江輝 攝)。瑯岐島對外交通瓶頸、群眾出行難等問題一舉破解,瑯岐融入福州“40分鐘經濟圈”。
大橋通車后,瑯岐經亭江鎮至馬尾城區車程縮短至15分鐘左右,至福州主城區車程縮短至40分鐘左右,瑯岐群眾到福州市區從此告別了依靠輪渡,或經瑯岐大橋、繞道長樂的歷史。待104國道改線工程及福州東部快速路建成后,瑯岐至福州主城區的車程將縮短至20分鐘。
瑯岐閩江大橋及接線工程項目總投資22.56億元,全長8.437公里。其中,瑯岐閩江大橋長2675米,主跨680米,長度居世界同類橋梁前10名;主塔高223米,為福州同類橋梁第一高塔;主橋橋面寬28.7米,雙向六車道通行,設計車速60公里/小時。
瑯岐閩江大橋是福州全力推進新區開放開發,在更高起點上加快建設閩江口金三角經濟圈,打造馬尾新城的重要基礎設施工程。“大橋通車后,瑯岐將與福州城區融為一體。這有利于福州加快實施‘東擴南進、沿江向海’發展戰略,拓展福州城市和產業發展空間。”福州市領導表示。
大橋通車后,瑯岐島沿江靠海的區位、優良的生態環境、毗鄰沈海高速和長樂機場的便捷交通等優勢將進一步凸顯。“過去,投資者即使有投資意愿,但一看到瑯岐仍是孤島,就會打退堂鼓。瑯岐閩江大橋開建后,投資者紛至沓來。”瑯岐經濟區管委會副主任張依俤說,上海城開集團、中庚集團、海祥地產等企業已簽約落地。
著眼未來,總面積92平方公里的瑯岐島的發展定位進一步提升。作為馬尾新城閩江口組團的重要組成部分,瑯岐未來將著力打造成為以生態旅游、休閑度假、健康養生、文化創意等綜合服務為主體的國際生態旅游島。
今后,瑯岐群眾出行從此無憂。在瑯岐中心幼兒園工作的林小蘭體會尤為深刻。為方便女兒在馬尾上學,她把家搬到了馬尾,自己每天坐渡輪往返于馬尾與瑯岐。回顧往昔艱難的上班經歷,她頗為感慨:“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晚上七八點才能到家,真的很累。大橋通車,我們期盼太久了!”
為方便瑯岐群眾出行,福州市有關部門從元旦起開通馬尾至瑯岐180路公交線路,起訖站點為瑯岐紅旗環島、馬尾名成水產。線路全長27.5公里,配6輛大客車,每二三十分鐘發一班車,實行二元一票制。首末班時間為馬尾名成水產6:50、18:00,瑯岐紅旗環島8:00、19:10。
相關報道
瑯岐閩江大橋正式通車 榕向濱江濱海大都市邁進
瑯岐大橋1日通車
福州新聞網訊 1日,瑯岐人的大橋夢圓了。歷經989天的建設,瑯岐閩江大橋正式建成通車。10時23分,通車指令一下,一輛輛轎車、中巴車、公交車從亭江側開上瑯岐閩江大橋,駛入瑯岐島。孤懸海上的福州第一大島終于踏平江海阻隔,奔向福州主城懷抱。
瑯岐閩江大橋通車后,福州的城市版圖從地理上邁入江海,向濱江濱海現代化大都市又邁進了一步。
刷新福州大橋新紀錄
瑯岐閩江大橋及接線工程項目是交通運輸部“十二五”規劃的重點項目,是福建省重點項目,也是福州市五大戰役重點項目。該項目總投資22.56億元,其中瑯岐閩江大橋長2675米,主橋長1280米,主橋橋面寬28.7米,引橋橋面寬25.5米,采用雙塔等高斜拉橋方案,雙向6車道。瑯岐閩江大橋主跨680米,居世界同類橋梁前10名;主塔高223米,為福州同類橋梁第一高塔。
瑯岐閩江大橋于2010年9月24日開工建設,建設歷時989天,工期比全國同類橋梁平均工期縮短了一年半。
瑯岐立體交通體系打開
據了解,瑯岐閩江大橋主線為一級公路兼具城市I級主干道,設計車速60公里/小時;橋下可通航3萬噸級海輪。大橋起于亭江,向西至亭江互通連接104國道及規劃中的福州東部快速路,向東跨越閩江連接瑯岐環島路與通和路。在現有的周邊交通狀況下,大橋通車后,瑯岐至馬尾車程縮短至20分鐘左右,至福州主城區車程縮短至40分鐘左右。等到104國道改線工程及規劃中的福州東部快速路建成后,瑯岐至福州的距離將縮短至20分鐘。
1日,馬尾往返瑯岐的180路公交車率先進島。目前,福州往返瑯岐的公交線路正在協調之中,預計下半年可開通。馬尾區還計劃在瑯岐建設一座公交首末站,讓公交在島上過夜,方便島上群眾出行。
目前,瑯岐環島路一期工程已完工。今年內,環島路將全線動工,計劃用2年到3年完成島內路網建設。此外,瑯岐島上新客運碼頭也將啟動建設,建成后可經停兩馬航線,未來將計劃開通臺灣本島航線。
瑯岐生態旅游島建設提速
瑯岐島總面積92平方公里,是馬尾新城閩江口組團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福州新區沿江向海發展中重要一環。
馬尾區有關負責人表示,大橋的通車將促進福州新區沿海大通道建設,還有利于推進瑯岐的新型城鎮化進程,使瑯岐的民生發展水平進一步與城區接軌,使瑯岐生態旅游島建設提速。
未來,瑯岐將打造成以生態旅游、度假購物、健康養生、智慧創意、文化休閑等綜合服務為主體,四季花團錦簇、瓜果飄香的國際生態旅游島。
按照規劃,瑯岐島西部將規劃為休閑運動復合功能區,將利用山水自然資源,發展游艇、濱水游樂及山地運動等休閑體育項目。東部規劃為智慧創意復合功能區,以建設瑯岐島特色海洋經濟園為主題項目,以發展遠洋漁業、海洋食品加工及冷鏈物流為主導產業。東南部則將規劃為會議度假復合功能區,而瑯岐島雁行江兩岸區域將定位為健康養生復合功能區,將根據雁行江濕地優美的自然環境,打造國內首屈一指的養生度假區。此外,瑯岐島核心片區定位為綜合服務功能復合區,以行政金融商貿服務為主,重點發展第三產業。
(福州日報記者 卓文俊/文 池遠/攝 通訊員 翁秀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