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首個福州話私塾正式開課 只收1元學費
www.fjnet.cn?2013-07-25 09:05? 孔麗?來源:東南快報 我來說兩句
對話私塾發(fā)起人孔海欽 只收1元錢 私塾如何維護? 記者:今年課堂上大家討論得很激烈,這是不是您取名“研修班”的初衷? 孔海欽:跟傳統(tǒng)私塾的“注入式”教學不同,福州話有很多發(fā)音,有些是古音,課堂上有爭議是很正常的。我們要彼此包容加上討論,定一個大部分都覺得準確的發(fā)音,這才是研修班的意義所在,大家的爭論也證明學習熱情高漲。 記者:一節(jié)課才一元錢,如何維持?我觀察了一下,私塾的地方大約有二、三百平方米,養(yǎng)了很多花草,還有投影儀、話筒等很完善的設備,有個美女在放映,有個40多歲的大姐維持課堂秩序和登記。課堂外面還有一張桌子,上面有筆墨紙硯,很多早到的人在那邊練字,這么大的場面,費用從哪里募集。 孔海欽:本月17日,我曾聚集一些熱心的學員開了一個研討會,目前的費用是我自己墊付,但是我覺得無論是推廣福州話,還是推廣國學經典,都是有大大的好處。后期我期盼有愛心企業(yè)或者愛心人士給我們捐贈,緩解我的經濟壓力。 記者:據我所知,福州國學堂有很多個,也有教福州話的地方,為何這里被稱為第一個福州話私塾? 孔海欽:所謂的福州話私塾有兩個條件,一是講福州話,二是只讀國學經典,百余年前福州話私塾的模式,現(xiàn)在是個延續(xù)。福州話現(xiàn)在年輕人都不會說或者說得不標準,國學經典講述的很多道理,從老到小大家都要讀。不要說小孩子,一個家庭有個有國學修養(yǎng)的老人做表率,會把這種氣質傳給兒女,對全家都有好處。 相關鏈接 私塾:是我國古代社會一種開設于家庭、宗族或鄉(xiāng)村內部的民間幼兒教育機構。 私塾的學生多六歲啟蒙。學生入學不必經過入學考試,一般只需征得先生同意。私塾規(guī)模一般不大,收學生多者二十余人。 就私塾的教材而言,有我國古代通行的蒙養(yǎng)教本“三、百、千、千”,即《三字經》《百家姓》,以及《女兒經》等等,學生進一步則讀《四書五經》、《古文觀止》等。私塾十分重視學詩作對。新中國成立后,私塾逐漸消失。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22]北大女碩士微博征集"虎糾味" 為保護方言做貢獻
- [ 07-19]網友錄制福州話報站音頻走紅 雙語報站名引熱議
- [ 07-19]小伙很有才微博上教福州話 每個詞后都配有讀法
- [ 07-05]用福州話播報乘車提醒 公交司機被贊“很有愛”
- [ 07-04]80后夫妻賣地道鍋邊 小店藏在老民居中
- [ 05-23]茶攤里的福州話傳承
- [ 05-15]外地小伙被責怪 問福州話"傘鞠躬 拉懂賴"啥意思
- [ 05-06]話說福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