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首次在連江試養成功扇貝良種“蓬萊紅3號”
2024-06-26 17:20:06?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李若泓 我來說兩句 |
福建首次在連江試養成功扇貝良種“蓬萊紅3號” 成活率達99.5%,畝產可達6000公斤 水產種業“連江芯”隊伍再壯大,海洋經濟乘風破浪!記者6月25日獲悉,櫛孔扇貝新品種“蓬萊紅3號”在連江試養成功,成活率達99.5%,畝產可達6000公斤。據悉,這是福建省海域首次試養“蓬萊紅3號”,進一步豐富了福建省水產品種類,更有望在全省沿海安家落戶,為漁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新路徑,也助推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 ![]() 據悉,櫛孔扇貝“蓬萊紅3號”是由中國海洋大學海洋生命學院包振民院士團隊胡曉麗教授主持培育的新品種。貝殼顏色鮮紅,具有貝柱大、生長快、成活率高、肉質鮮美等特點,已入選2023中國農業農村重大科技新成果,并在山東、遼寧大規模推廣。去年11月,在連江縣水產技術推廣站的協助下,胡曉麗教授將繁育的“蓬萊紅3號”櫛孔扇貝苗種,從山東榮成移至連江縣筱埕鎮黃岐灣外側海域,交由福建省聚福源水產有限公司試養,這也是扇貝新品種首次在福建海域試養。 24日一早,黃岐灣外側海域漁排上,養殖戶林哲同將已經養殖超過半年的“蓬萊紅3號”撈起,運往5公里外的官塢碼頭進行南移(福建)養殖階段性驗收。本次驗收工作由廈門大學教授柯才煥、福建省水產研究所研究員曾志南和福建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站長李水根組成專家組。經專家組現場測量,在連江養殖到一齡的“蓬萊紅3號”扇貝平均殼高67.5mm、殼長63.6mm、殼寬19.9mm、全濕重39.4g、軟體重19.6g、閉殼肌重4.5g、成活率99.5%,整體殼色鮮艷、貝體健壯。 “從測定結果來看,扇貝品質優良,完全達到預期目標,適宜在連江等福建海域養殖,發展潛力巨大。”經過質詢討論,專家組表示,“蓬萊紅3號”扇貝試養成功,具有良好的推廣前景和增效潛力。 為何選擇連江?胡曉麗告訴記者,連江黃岐灣外側海域潮流暢通、餌料豐富、溫度鹽度適宜、水質干凈,具備“蓬萊紅3號”生長的良好條件,為原本需要兩年養成的櫛孔扇貝提供了一年養成的模式。 “我們總共引進了3萬多粒‘蓬萊紅3號’新品,經初步測算,畝產可達6000公斤。”連江縣海洋與漁業局水技站工程師王為剛表示,下一步計劃在黃岐灣、定海灣等海域擴大養殖面積,同時積極開展育苗,力爭將扇貝培育成繼海帶、鮑魚、三倍體牡蠣之后連江的又一水產養殖領域生力軍。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苗種是水產養殖的“芯片”。記者獲悉,連江縣除了大力發展傳統的鮑魚、牡蠣、花蛤、縊蟶、海帶、紫菜等“四貝兩藻”外,還開展了大黃魚、石斑魚、海膽、海參、對蝦、青蟹等數十種經濟水產養殖,加大力度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育繁推一體化種業龍頭企業和現代種業基地,形成“海養貝藻魚、陸養蝦鰻蟹”的特色水產養殖業,打造更具競爭力的現代漁業產業體系,構建起從種業、養殖、裝備到遠洋、精深加工、銷售、文旅等多領域的現代化海洋產業鏈,助力“海上福州”建設。(記者 林文婧 通訊員 吳其法 陳成志) |
相關閱讀:
- [06-20] 到村里喝杯咖啡——連江解碼鄉村能級躍升新思路
- [06-20] 連江300畝“海洋蟲草”上市 可與文蛤在灘涂上混養
- [06-14] 連江:海上龍舟 激情競渡
- [06-12] 從“空心村”到“明星村”——連江黃岐鎮古石村煥新記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