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侯青口片區“水文章”,做得好!
2023-11-02 17:54:32?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黃盛青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閩侯11月2日訊(通訊員 范志鳳陳秋霞 程釗)深化污水源頭治理、加強過程截污收集、推動終端提升改造……近段時間以來,閩侯縣圍繞水治理工作重點,一個個治水項目在青口片區如火如荼進行著。 民生為上,治水為要。自主題教育開展以來,青口片區全域水治理工作正按照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方針有序推進,全力以赴做好“水文章”,答好“民生卷”。 又見清流繞鄉村 “以前這里水又黑又臭,天氣熱的時候,早上都不敢開窗戶。”想起曾經的滬嶼河,家住附近的林大爺不由地皺起了眉頭,隨即又高興地說道,“現在好了,經過整治,水清了也不臭了,我每天都要來邊上的福星公園遛遛彎、聊聊天,這個項目搞得好啊!” 整改完成后,福星公園成了村民休閑鍛煉的良地(閩侯縣委宣傳部 供圖) 林大爺口中滬嶼河的巨大改變,緣自滬嶼村污水收集及河道整治工程的啟動。據悉,滬嶼河河道總長度約1.1公里,流經青口鎮村里村、楊厝村、滬嶼村,該河道由于常年污水直排導致河道淤積、發黑發臭,嚴重影響周邊村民日常生活。 滬嶼河(福星公園段)已整治完成(閩侯縣委宣傳部 供圖) “滬嶼村污水收集及河道整治工程主要通過建設村莊內部的污水管網以及河道內部的沿河集污管,確保污水不入河。同時,針對于滬嶼河(福星公園段),參照福州琴亭河、新厝河、竹嶼河等治理方案,采用卵石鋪底,對底泥進行物理隔斷,既保留河道生態基底,又提升福星公園段河道水質及景觀。”福州城建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黃永捷介紹。 河道采用卵石鋪底,并建設沿河集污管(閩侯縣委宣傳部 供圖) 在距青口鎮滬嶼村不遠的祥謙鎮虎山村,污水收集工程也在火熱進行中,20余名施工人員正開展接戶污水管的建設工作,現場一派繁忙。 虎山村污水收集工程建設現場(閩侯縣委宣傳部 供圖) 黃永捷告訴記者,接戶污水管深入到每家每戶,將化糞池、洗衣池、洗菜池、洗浴間等的污水收集至污水支管、污水主管,再匯入污水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最終實現達標排放。 虎山村污水收集支管已建設完成(閩侯縣委宣傳部 供圖) 系統治理強根本 滬嶼村污水收集及河道整治工程與虎山村污水收集工程同屬于“七里產業園、蘭圃產業園、五虎山片區文化旅游產業園給排水一期工程”(以下簡稱:給排水一期工程)。 該工程總投資約2億元,主要涉及青口片區鳳港村、滬嶼村、虎山村等7個村莊的污水收集,以及林森大道、龍洋路、洋山路等12條道路的現狀雨污水管網修復及改擴建。 祥謙鎮龍洋路(閩侯縣委宣傳部 供圖) 工作人員正操作機器使用碎管法修復污水管道(閩侯縣委宣傳部 供圖) 龍洋路污水主管約580米,污水支管約100米,主管發現病害91處,多為變形病害,存在過水困難、污水溢出等情況。 “祥謙鎮龍洋路為海峽機械園、海通產業園的主要運輸道路,車流量較大,且管道深度較深。綜合考慮投資、破路影響、工期等原因,工程采用碎管法非開挖修復結合局部開挖修復的方案,在盡可能少破路的情況下,將原有污水管道置換成一條新的管道。工程完成后,該路段的污水排放將恢復順暢。”黃永捷說。 在尚干鎮紅新村合流排口截污工程項目施工現場,挖掘機同樣忙碌不停,施工班組有條不紊地將泥土裝袋、堆疊,建設截污井,現場一派繁忙。 紅新村合流排口截污工程項目施工現場(閩侯縣委宣傳部 供圖) 據悉,該項目主要針對兩根雨水管進行末端截流,同時對混接的污水源頭進行排查, 對混接點進行全面改造,確保污水不入河,改善河道水環境質量。 “給排水一期工程根據‘污水不漏是前提、源頭分流是核心、沿河截污是保障、智慧管養是手段’的設計理念,對源頭、過程、末端開展治理,并按照輕重緩急的原則,分步實施、穩步推進。計劃12月完成項目主體工程建設,實現源頭收集污水,2024年4月全部完工。”黃永捷表示。 施工班組有條不紊建設截污井(閩侯縣委宣傳部 供圖) 水環境質量極大影響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青口片區全域水治理事關青口汽車工業園區以及青口、祥謙、尚干三鎮,涉及范圍廣、影響大。 “下一步,我們將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按照‘長計劃、短安排、立即干’的實施思路,牽頭青口、祥謙、尚干三鎮,以破釜沉舟的決心,全力以赴推進青口片區全域治水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按時推進、取得實效,構建安瀾、秀麗、居民滿意的水環境,打造人水和諧共生的東南汽車城。”青口汽車工業園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
相關閱讀:
- [11-01] 閩侯:積分制走出基層治理新模式
- [11-01] 閩侯:努力寫好社會保險助企惠民“大文章”
- [11-01] 拎好“菜籃子” 叫響“閩侯菜丫好”
- [11-01] 閩侯解碼文物活化利用“兩大關鍵詞”:古厝社會“認養” 博物館“科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