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岐鄉半嶺村:藏不住的閩侯“小重慶” 清新田園風光的畫卷
2023-11-02 17:54:32?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黃盛青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閩侯11月2日訊(通訊員 范志鳳 李雯珺)一半成嶺,一半成景,一艘民國時期的“巨輪”,靜靜地留駐在村子的深處,這便是竹岐鄉半嶺村。能夠媲美云水謠的閩侯“小重慶”,獨具特色的“輪船厝”,依溪而筑的古民居,綠意盎然的休閑步道……一幅清新田園風光的畫卷在半嶺村徐徐展開。 俯瞰半嶺村(閩侯縣委宣傳部供圖 張渺/攝) 一半成嶺,一半成景。(閩侯縣委宣傳部供圖 程強/攝) 半嶺村地處竹岐鄉中部,位于閩江支流小目溪下游盆地,依山臨水,溪流穿村而過,作為曾經閩侯重要的物資集散點之一,半嶺村有著優秀的自然資源,和豐富的歷史文化。 小目溪穿村而過(閩侯縣委宣傳部供圖 張渺/攝) 半嶺村立足農耕文化,依托竹岐鄉發展,發揮自身優勢,挖掘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農文旅道路。 果蔬種植基地(閩侯縣委宣傳部供圖 張渺/攝) 小目溪上輪船厝,百載風華別有天,作為半嶺村標志性建筑,輪船厝始建于1937年,有著近百年的歷史,因形似輪船而得名。 半嶺村標志性建筑——輪船厝(閩侯縣委宣傳部供圖 張渺/攝) 休閑小橋也建成了船厝的形狀(閩侯縣委宣傳部供圖) 如今,輪船厝已經成為眾多游客前來半嶺村游玩的首要打卡點,一旁的水車與戲臺都體現著民國時期獨有的風情。 輪船厝周邊風光旖旎(閩侯縣委宣傳部供圖 張渺/攝) 除了利用自身文化資源,半嶺村還對環境進行整治,以畜禽養殖業為切入點,通過政府引導,集中整治,不僅改善了村容村貌,還帶動農民轉產轉業,在村莊人居環境得到美化的同時村民的口袋也鼓了起來。 優美的環境吸引了企業“落戶”半嶺村,采摘、露營一系列豐富的農旅項目吸引著游客到來。 “這些年來通過鄉村振興的建設,最明顯的感受就是游客變多了!過去的半嶺村從來沒有‘游客’這兩個字。”半嶺村村支部書記黃宗明自豪地說道。 游客在輪船厝前打卡(閩侯縣委宣傳部供圖 林爍/攝) 如今,結合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半嶺村已經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穩步前行,未來半嶺村將繼續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民宿等,帶領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將鄉村建設得更加美麗。 |
相關閱讀:
- [11-01] 閩侯解碼文物活化利用“兩大關鍵詞”:古厝社會“認養” 博物館“科技+”
- [11-01] 閩侯:積分制走出基層治理新模式
- [11-01] 閩侯:努力寫好社會保險助企惠民“大文章”
- [11-01] 拎好“菜籃子” 叫響“閩侯菜丫好”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