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街”老照片 東南網10月10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李熙慧)今年9月,長樂營前海星村進行拆遷,涉及營前新街的騎樓文保建筑。經過本報調查反饋之后,長樂有關部門將劃在拆遷范圍內的騎樓重新進行調整,對涉及的民國騎樓予以保護。 福建本地學者研究發現,這條短短不到一公里的騎樓街道,竟然是上世紀20年代知識分子對中國農村建設的努力。模范村也是全國唯一一個保留下來的示范點,并在去年成為福建農林大學海峽鄉村建設學院實踐基地和西南大學中國鄉村建設學院鄉村建設研究基地。同時,它還被省新農村文化建設促進會列為鄉建文化實踐基地。 孫中山秘書試驗模范村 營前,古稱瀛洲,明代抗倭名將戚繼光屯兵設營于此,故稱營前。來到營前模范村,道路兩側是顯眼的騎樓,向西一直走到閩江邊,可以清楚地看到羅星塔就在江對面。沿街的騎樓大都是一層店面,二層居住,走到其中一戶人家中,發現內部的設計別有洞天。 外面涂滿了水泥,可一進門是中式寬敞的天井,排水管道造型是竹節式從房頂迂回到大門兩側的內部,將雨水排入下水道。二層和一層的房間環繞著天井一圈,二層裝有中式的木窗與天井隔開。 “房子使用已經快90年了,可質量還是很好。”當地居民陳先生說,以前在騎樓靠近江邊的地方,設有農貿市場、碾米廠,很是熱鬧。對面就是馬尾,船只往來便利,很多人都來此做買賣。 黃展云研究會學者、后裔陳熙先生介紹,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一批愛國志士展開了“中國鄉村建設運動”,山東鄒平、河北定縣和福建長樂成為三大試驗基地,長樂營前模范村即是黃展云的試驗基地。 1928—1933年,辛亥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秘書、時任福建省農工廳廳長黃展云踐行“三民主義”,前來試驗模范農村,與其助手、周恩來留法同學黃朝平一起成立了“營前鄉自治委員會”,實行地方自治。 在此后的五年多時間,進行一系列改革和建設。包括在鄉村設立農工銀行,發放農貸,扶持農民發展生產;設立成人班、婦女班、夜校掃盲班和鄉村幼稚園;開辦農貿市場和多個工廠,全力發展工商業;開展衛生防疫,建西醫醫院,推廣接種牛痘;組織警備隊,維護社會治安等。 在那個沒落和離亂的年代,如此的理想和試驗顯得與眾不同。夜不閉戶、路不拾遺、不賭不嫖,甚至不隨地吐痰等文明氣象,自然也讓營前成為當時中國農村的“模范”。但這些改善民生的改革,后來為當局所不容,1933年8月,“營前模范村”被撤銷。 |
相關閱讀:
- [ 09-29]海水倒灌福州長樂機場排水渠 近三百畝農田被淹
- [ 09-19]福州長樂南路晉安臺江交界處 流動攤販到哪臟亂就到哪
- [ 09-17]長樂機場加派人手 對出站的托運行李逐一核驗
- [ 09-17]福州長樂機場三措并舉 整治出租車拉客亂象
- [ 09-16]男子在長樂機場拿錯行李 又被假客服騙走萬元
- [ 09-12]長樂城區內河整治多年臟臭 計劃投入1000萬清淤
- [ 09-10]境外旅客若購物離境 可在福州長樂國際機場退稅
- [ 09-08]抗戰的中流砥柱,我們當之無愧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