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交通路便民自行車站點建成半年多仍未投用。
東南網1月16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何祖謀 文/圖)去年9月11日政文版以《臺江20個便民自行車站點成擺設》為題,披露了臺江區首批20個公共便民自行車站去年建成數月后一直處于閑置狀態的事實。文章及時反映了廣大市民的心聲,引發社會各界的關注。
家住交通路的福州市民周先生說,去年看到便民自行車站就設在家門口,以為今后出行會方便了。沒想到,等了大半年,站內一輛自行車都沒有。“這不是在浪費公共資源嗎?”他說。
閑置的便民自行車站何時能啟用,帶著市民這一共同關注的問題,近日記者進行了調查。
現狀:20個站點依然閑置
1月10日上午,記者沿去年采訪的幾個站點重新走訪了一遍,發現盡管停車棚、充電器、鎖車器等設施一應俱全,所有站點仍閑置一旁,只是設施上的灰塵比以前更厚重了。有些站點,比如,六一中路雁塔公交站旁的站點成了機動車停靠點和垃圾投放處,省人民醫院站點儼然是廣告架的放置點。
臺江區公共便民自行車站點項目聯絡人陳雙平高級工程師告訴記者,這20個公共便民自行車站目前已全部通電,但尚未投入使用,在等全市統一營運。
據他介紹,這批便民自行車站點是2014年福州市為民辦實事重點項目的一部分。一期共有90個站點,包括鼓樓區30個,臺江區、晉安區、倉山區各20個;二期計劃建設310個站點,其中鼓樓區50個,臺江區、晉安區各60個,倉山區110個,馬尾區30個,目前已進入規劃、選址的前期工作。
福州城市客運場站運營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按照原定計劃,一期90個站點今年元旦起投入使用,實行統一運營管理和全市五城區互借互還。但如今,約半數站點因種種原因尚未通電,同時,由于運營權還沒做到全市統一,目前已通電站點也無法實現全市聯通。
原因:資金緊協調難
據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訴記者,便民自行車站一旦進入施工階段,施工用電和調試站內設備用電往往同步進行,從站點施工到投用約需15天。“電不是主要問題。”這位知情人士說,便民自行車站點用電都是民用220V低壓電,接入來源主要有3種途徑:一是正規用電,即電力公司在附近的端口,但需破路,破路費用包括設計、施工等大約3萬元;借道小區、企業事業單位的“一戶一表”用電,月付數百元,基本上3天內搞定;就近搭伙,比如附近有商家,同意直接接入,電費由雙方商定。
“主要原因出在招投標環節上。”2013年10月,有關部門確定公共自行車站點的建設和運營權由福州市水務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下屬的福州城市客運場站運營有限公司具體負責。經過公開招標,第一期90個站點的項目建設和運營權由福建索天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獲得。“要建好90個站點(營運前期),一般需投資2700萬元,壓價到2500萬元中標仍屬正常范圍;而索天公司以1200萬元的最低價中標,可以說只剩下半價。因此,資金不充分,是造成許多站點遲遲未能及時接電的真正原因。”
對此,福州城市客運場站運營有限公司負責人予以否認。這位負責人說,目前,第一期90個公共自行車站點已全部建成,建設費用節省了1500萬元。但不可否認的是,接下來的工作資金吃緊。截至1月8日,90個站點已通電48個,各站點接電進度較慢,主要原因是涉及部門多、協調難。
這位負責人還向記者展示了因破路牽線而被有關部門開出的多份罰單。他說,有的站點配電需要破路,多次打報告協商,一拖就是好長時間;有的站點就在單位門前,想借電接點,其實上是舉手之勞,但多數單位不樂意;有的站點建好后,因多種原因接電口需要移位,只得再花時間重新尋找電源、破路通電。
聲音:期待全市統一運營
“通上電,站點不等于馬上即可投入運作。”福州城市客運場站運營有限公司負責人說,便民自行車站點不是單體運作,配備自行車、停車棚、充電器、鎖車器等硬件設施,只是準備運營的第一步,關鍵是各站點的網絡還要接入到統一的數據平臺和監控平臺。
“目前,鼓樓區、馬尾區和臺江區便民自行車管理系統的運營權歸屬于不同公司,因此,無法實現全市范圍內的‘互借互還’。”這位負責人說,經測試,現有三家公司的管理系統在技術層面上完全可以實現互聯互通,但是,要想真正實現聯通,這就需要政府部門的協調,將運營權全部移交全市統一管理。只有建立全市統一的數據平臺和監控平臺,實現管理系統的互聯互通,福州的公共便民自行車系統才能不受地域限制,更方便市民出行。
據了解,由政府主導、財政撥款為主的鼓樓區便民自行車站點管理模式,運營4年多來積累了許多經驗。這一模式依托的便民自行車調度系統是按全市聯通標準來設計的,可支持1000個甚至更多的借還服務站點,覆蓋全市各個城區;同時,具備自動報警功能,每個站點都安裝了監控探頭,并與公安110進行系統對接。
如此看來,何時啟動全市范圍內便民自行車站點的統一運營,目前還是未知數;那些早已建成卻閑置多時的便民自行車站點何日能交付使用,仍尚待時日!
記者點評>>>
解決問題應有時間表
公共便民自行車因其低碳環保、有益健康的出行方式,深受廣大市民歡迎。近一兩年來,在福州市便民呼叫中心12345網站上,有關增設便民自行車站點的訴求越來越多便是一個明證。民有所呼,我有所應。面對群眾希望業已建成的便民自行車站點早日投用的熱切期盼,希望當地政府部門能夠拿出明晰的解決方案和明確的時間表,以彰顯解決問題的決心和誠意。因為公共便民自行車是福州市為民辦實事項目,而不是用來裝扮街景的花架子工程,其便民效應必須在實際運作中才能真正發揮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