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7月中旬,針對一些地方相繼發生公交車縱火案件,公安部部署進一步加強地鐵公交安全保衛工作,建議地鐵公交配備安全員。配備公交安全員,本是為公交保駕護航,可一些安全員出工不出力,他們覺得身份尷尬,難以讓乘客配合檢查;不少安全員匆 匆上崗,應急處置能力不足。此外,配備公交安全員,成本較高。目前,各地都在摸著石頭過河,遇到的問題不少。
公交安全員,準備好履行職責了嗎?
東南網8月8日報道(福建日報? 趙錦飛 楊玲 尤德坤/文 游慶輝 林鑫/圖)
近期,在深圳、青島、上海等城市,公交安全員紛紛上崗。7月1日,福州622名公交安全員配備短棍、辣椒水全新亮相,成為榕城大街小巷熱議的話題。公交配備安全員的效果如何?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7月29日17時許,在福州20路公交車上,公交安全員在用手機看小說。
公交安全員全新亮相,讓出行多了一分安全感
7月1日,在福州市內K3路、2路、19路等8條線路的213輛公交車上,出現了426名公交安全員;在日發車數2000趟次以上的13個公交首末站以及停車數50輛次以上的20個停車場(含臨時停放路段),也配備了196名公交安全員。他們身穿灰色制服,臂戴紅色袖章,配備短棍、辣椒水走上了維護公交安全的第一線。
據了解,根據《福州市區公交行業反恐安全員(隨車)使用管理制度》規定,隨車安全員的主要職責在于檢查車上可疑乘客攜帶的物品,排查公交車上的易燃易爆物品。此外,還兼有維護乘車和治安秩序,倡導文明禮讓、尊老愛幼風尚等工作。據福州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安監處戴處長介紹,目前在崗的安全員,都通過了由公安機關授權的保安培訓教育機構組織的反恐安全知識、技能培訓。
配備公交安全員這一舉措,獲得不少群眾的好評。市民郭女士說:“車上多了一名安全員,我心里多了一分安全感。有了安全員,小偷之類的壞人不敢輕易下手。”家住東街口的市民小周也拍手叫好:“有了安全員,像前陣子27路公交車上發生的猥褻事件,今后應該會少很多。這可是我們女乘客的福音啊。”
小周所說的猥褻事件發生在7月4日22時許,一名五旬男子騷擾女乘客。在公交車司機幫助下,乘客們合力將這名男子制伏。不少市民在網上留言,稱如果27路公交車也配備安全員,事情會更容易解決。
戴處長說,公交車站點多,客流量大,在各國公共安全體系中都是薄弱環節。近期,國內公交車安全事件時有發生,讓社會繃緊了公共安全這根弦。配備安全員,就是為了加強公交安全防范能力,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7月30日11時許,在福州20路公交車上,公交安全員一直與司機聊天。
個別安全員疏于職守,不少乘客質疑是擺設
然而,在一片叫好聲中,不斷也有市民在網上曝出安全員上班玩手機、打瞌睡、看電視等照片,并質疑“安全員是擺設”。為此,記者走訪了幾條公交線路。
鏡頭一:無視老幼強占座
時間:7月9日8:00-8:30 地點:19路公交車
公交車內很擁擠,一名帶著小孩的中年婦女找不到座位,一手扶著孩子,一手艱難地抓著扶手。而坐在一旁的安全員卻視而不見,還好旁邊有一名男士讓座。一位滿頭白發的依姆上車后,這位安全員低下頭看水瓶,裝作沒看見。直至老人下車,他都沒有讓座。
記者了解到,在客流高峰期,按規定隨車安全員不得坐崗。乘客劉先生調侃道,吹著空調,占著“愛心座位”,困時打瞌睡,無聊時看看電視,這份工作真清閑。
鏡頭二:只顧埋頭玩手機
時間:7月12日10:30-10:43 地點:K3路公交車
記者剛上公交車,發現前排座椅與司機之間的行李放置處坐著一名安全員。這位安全員一直低頭玩手機,即使在乘客上車時,他也未曾抬頭看一眼。而按規定,安全員不得與無關人員閑談,不得有玩手機、玩游戲等與工作無關的舉動。

7月29日16時許,在福州301公交車上,乘客上車,公交安全員只顧看電視。
鏡頭三:醉心電視忘職責
時間:7月12日15:50-16:05 地點:301路公交車
在公交車后部電視前的座位上,記者看見了安全員,只見他趴在座位前的欄桿上,饒有興致地看著電視節目,對車內乘客情況漠不關心。從西洪路到蒙古營,公交車駛過8個站,這位安全員始終沒有離開座位,專注地看電視。
乘客羅女士說,增設安全員確實是件好事,可看著這名陶醉于電視的安全員,她對公交安全還是不放心。
鏡頭四:發呆瞌睡成擺設
時間:7月15日10:40-11:10 地點:117路公交車
在公交車前排第一個座位上,坐著一名昏昏欲睡的公交安全員。公交車停了一站又一站,乘客上了一撥又一撥,而這名安全員始終神情疲沓,昏睡不止。他偶爾抬起頭,望著窗外發呆。
乘客小張對此見怪不怪:“這些天來,我發現一些安全員無所事事,像是一個擺設。”
記者將這些情況放在@福建日報官方微博上,引起網友熱議。許多網友評論說,不能讓安全員成為擺設,造成資源浪費。福州市交通運輸委員會就此作出說明,稱隨車安全員如果存在工作失職、玩忽職守等問題,受聘公交企業有權采取責令其檢討、罰款、停崗直至解聘等處罰措施。然而,記者隨后跟隨公交車采訪,發現上述現象并沒有多大改善。
我省城市公共交通行業的一名人士告訴記者,公交車目前為一車配備兩名安全員,車動人動,他們要連續工作8個多小時,可每月薪水不高。因此,安全員一般通過延長工作時間來增加收入,為賺錢多加班,加班后工作效率不高,形成惡性循環。另外,安全員不像司機,有自己的專座,方便進行工作,況且公交車客流量多,通行本身就困難;他們也不像乘警那樣,可以要求乘客配合檢查,工作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這名業內人士指出,安全員的業務能力是目前最大的問題。安全員要處置一些突發事件,就要具備一定的應急處置能力。但是,這些安全員經過匆匆培訓就上崗,目前主要是起到震懾的作用。據悉,福州622名安全員只是經過保安公司、公交公司的簡單培訓,培訓時間還不到一天,他們能否勝任這項工作,目前還是一個問號。

7月30日9時許,在福州K3公交車上,公交安全員在打瞌睡。
加強制度規范化建設,提高大眾公共安全意識
針對市民意見,戴處長坦言,這項舉措剛付諸實施,還有很多方面不夠完善,歡迎廣大市民參與監督。
一名不愿具名的專家建議,要嚴格制定公交安全員的招錄、考核和退出機制,賞罰分明,以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淘汰不稱職的安全員。另外,要提高工作待遇,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這樣才能留得住人。當務之急是完善業務培訓制度。為此,隨車安全員每年要定期參加職業技能培訓,不斷提升反恐業務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還要參加受聘公交企業安排的公交營運業務培訓。
記者了解到,福州市交通運輸委員會規定,公交安全員每年參加不少于24個小時的職業技能培訓,每月至少參加一次公交營運業務培訓,并將其制度化。但是,如何讓參加培訓的安全員真正學到知識,提高業務能力,如何完善考核制度,是制度設計者需要考慮的重點。
福建行政學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肖文濤指出,僅靠安全員來保障公交安全,成本太高。如果每輛公交車都配備一名公交安全員,而全省有1萬多輛公交車,對于財政來說這是一筆巨大的負擔。而且,這種“撞擊——反射式”的維安模式,治標不治本。
肖文濤認為,要徹底解決這一公共安全問題,必須加強全社會應急文化建設,而這正是當前的薄弱環節,“從幾起公交車安全事件來看,公眾應對危機的處置能力十分欠缺。我們目前各類應急演練、訓練等大多流于形式,應該提高群眾的公共安全意識”。
肖文濤說,全社會都要提高公共安全的綜合治理能力。首先,可借鑒國外公交安全體系建設的成功經驗,為公交車設置更多的逃生渠道,如車窗可以臨時打開、設置緊急扳手、車尾增設逃生出口等;其次,加強應急文化建設,加大應急技能培訓,特別是對青少年要補上這一安全教育短板,提升公民科學理性防范應對突發安全事故的能力。
記者點評
你我都是公共安全的守護者
福建日報記者 趙錦飛
7月15日,河北淶源縣山區突降大雨,京源鐵路王安鎮段20多米鐵軌被泥石流淹沒。村民盧偉發現后,不顧生命危險攔停火車,避免了一起重大事故。感動之余,我們看到,當面對危及公共安全的事件時,公民積極主動的作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安全體系的漏洞,進一步化解安全風險。
近期,我國公交安全事件時有發生。建立健全公交安全體系,配備公交安全員,做好常態防控,切實保護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這是回應群眾關切的民生舉措。但是,公交客流量大、站點多,安全形勢復雜,僅靠安全員獨力難支。這就需要群眾的廣泛參與,才能建立更加有效的公交安全體系。
在社會治理格局中,我們倡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公共安全治理是社會治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只有不斷完善政府主導、多元參與的公共安全治理體系,充分發揮群眾參與、監督、預警等作用,不斷提升公民防范應對公共安全事件的意識和能力,才能將公共安全風險降至最低。
公共安全關系著每一名群眾的切身利益,你我都是公共安全的守護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