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糜爛”不需要治療 省內婦科專家建言,“宮頸糜爛”早已不是病,女性無需困擾 東南網3月9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李熙慧) “宮頸糜爛只是醫學形容名詞,并不是一種疾病,不需要治療。”昨日上午,省婦兒工委、省衛計委、省婦幼保健院聯合主辦的公益活動上,多名省內婦科專家呼吁,女性朋友要轉變觀念,正確認識自己的身體。 義診中,一位36歲的林女士拿著體檢報告咨詢專家。她說,上個月去做全身體檢,在報告上寫著“重度宮頸糜爛,建議進行治療”。從結婚到現在十多年的時間,已經治療過很多次了,但是效果一直不好,她咨詢專家究竟如何才能治愈。 省婦幼保健院婦科吳荔香主任醫師告訴林女士,所謂的“宮頸糜爛”只是正常的生理現象,而不是一種疾病。 吳荔香表示,以前婦產科大夫確實把宮頸柱狀上皮外翻當做一種病理現象,并加以診斷,取名為“宮頸糜爛”。但實際上,那是一個錯誤的認識。國際上一直沒有把這種現象作為疾病。從2008年開始,中國醫學生的統編教材第7版《婦產科學》上,宮頸糜爛已經明確被取消這一病名,以“宮頸柱狀上皮異位”生理現象取代。 省婦幼保健院婦科鄭錦文主任醫師說,宮頸糜爛所謂輕、中、重度之分,只是受雌激素影響后柱狀上皮外翻的程度不同,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根本無需治療。 □相關新聞 宮頸癌呈現年輕化趨勢 福建省內醫生建議定期婦檢 東南網3月9日訊(海峽都市報 章微) 年輕女性患上宮頸癌有增多趨勢。昨日是三八婦女節,記者在省立醫院舉辦的義診活動上了解到,過早性生活、多性伴侶、人流增多、炎癥等因素是導致宮頸癌年輕化的主要因素。 顏萍(化名)今年30歲。一個多月前,她和丈夫過夫妻生活后出血。后來,她到醫院檢查,才發現自己是宮頸癌早期。 劉佳華表示,宮頸癌的高發年齡段在50~55歲之間,但近年來,宮頸癌有年輕化趨勢。如今三四十歲的患者占了一定比例,甚至出現小于30歲的患者。 劉佳華說,宮頸癌雖然可怕,但卻遠比其他“癌魔”仁慈。只要定期篩查,早診早治,完全可以將宮頸癌扼殺在搖籃里。 她建議,有性生活史的女性每年做一次婦科檢查,并進行宮頸涂片檢查。 |
相關閱讀:
- [ 02-19]雨水節氣注意健脾祛濕 養生應“適寒溫調飲食”
- [ 02-15]提醒:浪漫過后,這些健康隱患要當心
- [ 02-03]立春將至氣溫多變易生病 專家提醒注意保養肝臟
- [ 01-17]看天晾衣或將成歷史 市民為健康選專業干衣機
- [ 01-14]福建餐消行業呼吁:一元買健康
- [ 01-12]冬春季節水痘進入高發期傳染性強 市民需多注意
- [ 01-11]春運期間國際旅行 應注意預防傳染病
- [ 01-10]“三九”首日呼吸道疾病患者增多 醫生:要保暖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