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27日報道(福建日報記者 林智嵐) 基礎設施老化、環境臟亂、難以引入物業公司……成了困擾無物業小區的普遍問題。據統計,目前僅福州市就有無物業老舊小區600多個,涉及17萬余戶居民。如何建立無物業小區治理長效機制,是許多居民,也是人大代表所關心的。 今年,省人大代表吳林徽在省十二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提交一份《關于以文件形式規范社區代管老舊無物業小區的資金數額及來源的建議》,建議按照政府補助、社區籌資、群眾繳費的形式解決老舊無物業小區的資金來源,上級政府給予代管社區定額補助,并適當提高代管老舊小區較多的社區居委會的辦公經費。 居委會代做“保潔員” 吳林徽是福州新店鎮新店社區居委會主任,社區里的黃金山村小區于1999年開盤,現有272戶住戶。2011年,黃金山村開發商的物業撤出。 “他們退出不干,小區的物業就成了大問題?!弊粼S阿姨抱怨道。 當時小區沒有封閉,沒有門衛,甚至沒有路燈,加上出租的房屋不少,又臨近春節,小區治安堪憂。 “進駐老舊小區,要花大量時間、精力去管理,至少需要配備保安、保潔員、樓管員等,僅工資支出加上辦公經費每月就要上萬元,再遇上一些居民拖欠物業費,經常入不敷出?!蹦澄飿I公司負責人表示。 在無人管的情形下,居民們求助于社區。新店社區居委會接手這個難題后,多方協調業主成立業主委員會進行管理。物業管理費也由原先的每平方米0.3元提高到0.5元,但仍然收不抵支。不多久,業委會主任辭職,業委會也散了。社區再度接手,委托小區的老人協會進行管理。但老人協會也做不下去,社區第三次接手。 2011年以來,居委會先后接管了3個無物業小區。居委會的9位工作人員和12位委員,每個人都要做物業工作——掃地、做衛生,晚上還輪流站崗。 去年7月,新店社區請來福州銘韻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接管黃金山村?!斑@次能撐多久,大家心里都沒底?!眳橇只帐謸鷳n。 維修經費不足成難題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無物業小區基礎設施十分薄弱。小區道路受損,下水道堵塞,化糞池滿溢,臟亂差現象較為明顯;消防設施不齊全,路燈缺失,沒有保安和安防監控,安全狀況隱患重重。 吳林徽介紹,新店社區目前有3900多戶住戶,其中居住在無物業小區的有1000多戶?!霸缙谛^均未交納公共維修基金。公用設施要進行整修改造,所需費用太大,物業費收不抵支,因此只能進行局部性修繕,群眾意見大、投訴多?!?/p> 2012年,新店鎮政府出資幾十萬元,給轄區內的小區改建消防設施、整修路面、疏通或改造地下排水管網。之后,新店社區又向鎮里申請6萬元經費用于黃金山村的公共基礎設施維修,安裝了鋁合金伸縮門, 建起一個8平方米的保安亭。為了省錢,新店社區居委會書記林長親自設計保安亭,買料,還干起水泥工的活。小區的業主也出工。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原先臟亂差的小區環境有了很大改善。然而上個月,黃金山村的水管爆了,缺少維修經費的社區只得再向鎮里要錢。 吳林徽說,沒有公用維修基金,這些小區的公共設施維修主要依靠鄉鎮(街道)的補助來維持,而各鄉鎮(街道)財政收入不均衡,故下發的補助也不一,“我們不能每次都向上要錢,得想辦法找到解決之道”。 當選省十二屆人大代表后,吳林徽結合自己的工作體會,提交了相關建議,要求規范社區代管的老舊無物業小區維修資金的來源問題。 急需推進社區物業服務 記者了解到,目前福州無物業小區主要有三類:一是上世紀建成的老舊房屋,基礎設施比較老化,一直沒有物業管理;二是由單位或公司的集體宿舍轉變而來的私人房產,因管理人員撤離而成了無物業小區;三是開發商物業撤離后的無物業小區。 福州市根據已經出臺的《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實施方案》,力爭至2014年基本完成五城區老舊住宅小區的綜合整治。無物業小區整治內容包括整修路面、疏通或改造地下排水管網、改造公共照明設施、完善環衛設施、修建小區圍墻和大門、完善小區安防監控設施、完善信箱和公告欄、合理配置小區綠化、規范車輛停放秩序等。 專家建議,對無物業管理的老舊住宅小區,政府要引導建立物業管理機制;推進社區物業服務,完善物業管理工作機制,健全市場監管體系,建立社區管理和物業管理聯動機制。 參與辦理吳林徽代表建議的省民政廳有關人員坦言,這是一項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加以探索的工作,需要與相關部門配合,進一步推動有關政策措施的研究制定和完善。 |
相關閱讀:
- [ 12-27]福州萬升小區旁有人捕鳥 七旬老伯拍照曝光捕鳥者
- [ 12-25]八旬翁新婚之夜欲與71歲新娘“親熱”反而將其嚇跑
- [ 12-23]福州一小區門口積滿污水 老人小孩天天踏磚出門
- [ 12-22]紫竹苑小區物業擅將綠化帶改通道 引發業主爭議
- [ 12-22]四川|現土豪樓 12戶業主湊45萬裝觀光電梯
- [ 12-20]四川達州現“土豪樓” 12戶業主湊45萬裝觀光電梯
- [ 12-20]福州拆遷土豪們閑不住 數套房子出租依然工作
- [ 12-20]福州金科名門小區瓷磚嚴重脫落 居民擔心安全隱患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