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靠著大山的農田,蓋起了高樓 他們是“村里人”,因為改造和拆遷,放下鋤頭,帶上細軟,一家子從村子住進小區。 在人們眼里,他們因為分到了數套房,從此過上了每月收租的“包租婆”、“包租公”的土豪日子,羨煞旁人。 但是他們卻在吃不上自家菜,要繳“物業費”的沖突中,始終找不到城里人的感覺。 這期“城市化新社區”,我們走進福州這群特殊的“新城市人”中,看看他們是否過著我們想象的悠哉清閑的生活。 拆遷后 農民們當上“包租婆”“包租公” 昨日,聽租客說,屋里的馬桶堵了,福州新店浮村村民吳大姐趁著中午下班的空當,帶著維修師傅,來到健康佳園小區4號樓租客家修理。 這是一套60多平方米的房子,三個房間,有兩間已有人入住。除了這套房子,吳大姐還有三套房,除了自己住一套,另外兩套也租了出去。三套房子的租金,每個月就有6000元左右。 “以前都要下農田干活,現在不用這樣了。”吳大姐說,她住進小區有兩年,居住環境比以前好多了,每個月都有租金收,再不用為農作物的收成好不好而擔心。 像她這樣拆遷時分到多套房子的村民還有很多。在小區圍墻上,到處可見手寫的租房廣告。吳女士說,在保證家人房子夠住的情況下,大伙兒都會選擇把剩余的房子拿去出租。 市民危先生也出租了兩套房子,其中有一套租客年底要搬出去了,他也忙著找新的租客。“現在我們這大概一平方米租金在30-40元左右。”過去拆遷前,他也曾把家中的水泥房出租幾間出去,當時租金一間大約兩百多元,相比之下,現在的租金收入漲了好幾倍。 |
相關閱讀:
- [ 12-18]10天拆除18家機關單位,他們要干嘛?
- [ 12-17]機關大樓推到重建折射對民生的漠視
- [ 12-17]貴州黔南州“大拆遷”背后“不能說的秘密”
- [ 12-10]為拆遷官員發工資企業涉嫌行賄
- [ 12-06]拆遷者被刺死能否終結暴力拆遷
- [ 12-05]城市破產制度,這個可以拿來
- [ 12-05]蘇州“拆遷血案”應及時公開案情
- [ 12-03]棲身30余年宿舍將拆遷 福建老酒廠工人無處安身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