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上大橋下,兩綠化工圖方便,就地燒落葉,經記者勸導才把火撲滅 浦上大橋下,綠化工亂燒枯枝落葉,濃煙很大。在記者的勸說下,她們才把火撲滅 東南網12月11日訊(海峽都市報)受霧霾天氣影響,福州空氣質量嚴重下降。市民本該共同守護福州的藍天,但昨日一天,記者一路暗訪福州市區多處發現,還有不少人亂燒生活垃圾、樹葉等,污染環境。 現場一 綠化工圖方便,浦上大橋下燒落葉 昨日上午9時許,從倉山浦上大橋看去,上空飄著好幾處濃煙。記者來到引橋下沿路搜尋,發現兩名女子正在焚燒收集到一起的落葉和垃圾。其中一女子用福州話說,這兩天,她們倆被雇來整理這里的綠化帶。 記者問為何在這里焚燒落葉,兩女子稱,不知道有規定不能燒?!皫ё弑容^麻煩,以為這樣比較方便,下次不燒了。”經記者勸說,兩女子把火撲滅,帶上工具,騎自行車離去。 昨日下午,記者聯系上福州市綠化工程處的許主任。他表示,該處綠化帶確實是由市綠化工程處負責。但單位要求,所有清潔工必須把落葉和垃圾裝進袋子,放在路邊,他們會在傍晚時派專車沿路收集,然后運回清理站,并且嚴禁他們在綠地上燃燒垃圾,如果發現將嚴處。他同時表示,會對臨時雇用的工人做進一步教育,防止類似事情發生。 為防火苗蔓延,記者將周邊的小火撲滅 現場二 流花溪垃圾成堆,岸邊成了焚燒場 “每天早上,這里都會有人焚燒垃圾。”昨天上午,住在浦上大道與烏龍江交界處的泰禾紅樹林小區C區的居民向本報熱線968111吐槽,已經出現霧霾天了,為什么還有人亂燒垃圾? 記者隨后來到現場看到,在小區附近的倉山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第二小學對面,有一個磚砌的垃圾灶,里面的垃圾還冒著黑煙,但燒垃圾的人已不見蹤影。垃圾灶旁就是流花溪,已成了垃圾河。“每天都有人來燒,而且很早,聞到臭味出來看時,已找不到放火的人?!备浇用窈偷昙冶г拐f,正是附近居民在這里亂扔垃圾,才造成有垃圾可燒。 記者聯系了當地建新鎮鎮政府城管辦何主任,他說,因為當地外來居民比較多,所以,有時候宣傳教育和管理都不太方便。另外,之前有一些居民利用草木灰種菜、種花,也會去焚燒垃圾。他說,已聯系流花溪兩岸的高宅村村委和建新鎮浦江社區一起去落實垃圾處理問題。他表示,目前已公開招標保潔公司,對流花溪兩岸的垃圾進行專門治理,預計招標2014年1月1日完成。 為防火苗蔓延,記者將周邊的小火撲滅 現場三 烏龍江邊蘆葦起火,濃煙飄向附近小區 昨天下午2時許,住在三環烏龍江附近的居民注意到,岸邊升起濃濃的黑煙。記者隨后趕到現場,發現在金山烏龍江邊水印長天小區附近,有50米左右的蘆葦叢被燒著。 記者看到,一塊菜地離起火處約10米。一個種菜的老農說,自己只在這里種菜,沒有放火,也不知道那里為什么起火。而在起火處另一頭,有一對年輕夫婦正在開辟菜地,他們也稱不知道起火原因。 而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路人說,這火是一些菜農燒的,目的是積草灰種菜,“以前就有看到過他們燒”。隨后,記者撥打119報警,倉山消防大隊金祥中隊趕來,將火撲滅了。 現場四 螺洲橋下亂燒塑料,濃煙飄散茉莉花叢 昨日下午3時許,記者經過三環螺洲大橋時,看見密布的濃煙,原以為是哪里著火了,順著濃煙走去才發現是有人亂燒垃圾??斓椒贌c時,記者的車輛被一層層的濃煙包圍,根本看不清前方的道路。由于火勢太大,已經開始小范圍蔓延,記者只能用樹枝撲滅周邊的小火,防止火勢繼續蔓延。 記者見一個小伙子一直站在火堆旁,原以為是焚燒垃圾的看護人員,上前詢問才知道,他是附近居民,騎自行車路過覺得冷,站在火堆旁取暖。 記者在現場看到,焚燒物大多為舊塑膠、舊塑料袋。據悉,焚燒塑料會產生一種叫做二惡英的物質,而二惡英被稱為超級致癌物。記者發現,焚燒點附近,是一家生產茉莉花茶的工廠,種植了大量的茉莉花,而這些烏黑的煙霧,就在茉莉花叢中飄散。 快刀短評 治理霧霾,你不是一個看客 程陽 霾來了,又去了,又來了。 從上周末起,霧霾造訪福州,不依不饒,讓市民視野茫茫,呼吸不暢。我們不禁要疑問:是誰催生了“霾”? 有人說,是別家的臟東西吹到自家來;有人說,企業在亂排放;有人說,是政府在環保上措施無力。 可就在昨天,在霧霾天里,市區焚燒垃圾仍不停歇。君不見,烏龍江邊在燒、流花溪旁在燒、浦上大橋橋下也在燒,真是垃圾濃煙滾滾來,飄上天空化作霾。 專家已經指出,霾的成因,既有外來的因素,也受本地污染源的影響。說到本地污染源,在這個城市里的每一個人,都脫不了干系。如果我們一邊談論PM2.5有多高,一邊猛踩腳下的油門;如果我們一邊埋怨空氣有多差,一邊在亂燒垃圾,或者點著鞭炮;如果每個人都把治理霧霾的責任推給政府,推給別人,那霾的陰魂,仍會久久不散,城市的空氣,最終可能會變成“公地悲劇”。 抱怨是容易的,但從我做起更能促進問題解決。請在抱怨政府、監督企業的同時,也擔起自己的一份責任。治理霧霾,每個人都不是一個看客。 |
相關閱讀:
- [ 12-11]10日福建省出現輕微霧霾
- [ 12-11]霧霾會不會影響明年的經濟增長目標?
- [ 12-11]搞笑囧圖百看不厭
- [ 12-11]霧霾罰單誰應買單
- [ 12-11]浙江50年灰霾天增加20倍 嚴重年份接近200天
- [ 12-11]專家:中國霧霾高發可能還將持續一二十年
- [ 12-11]霧霾成因和治理責任都需要明確
- [ 12-11]遼寧“霧霾罰款”從行政經費扣除 不減民生資金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