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防火苗蔓延,記者將周邊的小火撲滅 現場二 流花溪垃圾成堆,岸邊成了焚燒場 “每天早上,這里都會有人焚燒垃圾。”昨天上午,住在浦上大道與烏龍江交界處的泰禾紅樹林小區C區的居民向本報熱線968111吐槽,已經出現霧霾天了,為什么還有人亂燒垃圾? 記者隨后來到現場看到,在小區附近的倉山區教師進修學校附屬第二小學對面,有一個磚砌的垃圾灶,里面的垃圾還冒著黑煙,但燒垃圾的人已不見蹤影。垃圾灶旁就是流花溪,已成了垃圾河。“每天都有人來燒,而且很早,聞到臭味出來看時,已找不到放火的人。”附近居民和店家抱怨說,正是附近居民在這里亂扔垃圾,才造成有垃圾可燒。 記者聯系了當地建新鎮鎮政府城管辦何主任,他說,因為當地外來居民比較多,所以,有時候宣傳教育和管理都不太方便。另外,之前有一些居民利用草木灰種菜、種花,也會去焚燒垃圾。他說,已聯系流花溪兩岸的高宅村村委和建新鎮浦江社區一起去落實垃圾處理問題。他表示,目前已公開招標保潔公司,對流花溪兩岸的垃圾進行專門治理,預計招標2014年1月1日完成。 |
相關閱讀:
- [ 12-11]10日福建省出現輕微霧霾
- [ 12-11]霧霾會不會影響明年的經濟增長目標?
- [ 12-11]搞笑囧圖百看不厭
- [ 12-11]霧霾罰單誰應買單
- [ 12-11]浙江50年灰霾天增加20倍 嚴重年份接近200天
- [ 12-11]專家:中國霧霾高發可能還將持續一二十年
- [ 12-11]霧霾成因和治理責任都需要明確
- [ 12-11]遼寧“霧霾罰款”從行政經費扣除 不減民生資金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