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刀短評 治理霧霾,你不是一個看客 程陽 霾來了,又去了,又來了。 從上周末起,霧霾造訪福州,不依不饒,讓市民視野茫茫,呼吸不暢。我們不禁要疑問:是誰催生了“霾”? 有人說,是別家的臟東西吹到自家來;有人說,企業在亂排放;有人說,是政府在環保上措施無力。 可就在昨天,在霧霾天里,市區焚燒垃圾仍不停歇。君不見,烏龍江邊在燒、流花溪旁在燒、浦上大橋橋下也在燒,真是垃圾濃煙滾滾來,飄上天空化作霾。 專家已經指出,霾的成因,既有外來的因素,也受本地污染源的影響。說到本地污染源,在這個城市里的每一個人,都脫不了干系。如果我們一邊談論PM2.5有多高,一邊猛踩腳下的油門;如果我們一邊埋怨空氣有多差,一邊在亂燒垃圾,或者點著鞭炮;如果每個人都把治理霧霾的責任推給政府,推給別人,那霾的陰魂,仍會久久不散,城市的空氣,最終可能會變成“公地悲劇”。 抱怨是容易的,但從我做起更能促進問題解決。請在抱怨政府、監督企業的同時,也擔起自己的一份責任。治理霧霾,每個人都不是一個看客。 |
相關閱讀:
- [ 12-11]10日福建省出現輕微霧霾
- [ 12-11]霧霾會不會影響明年的經濟增長目標?
- [ 12-11]搞笑囧圖百看不厭
- [ 12-11]霧霾罰單誰應買單
- [ 12-11]浙江50年灰霾天增加20倍 嚴重年份接近200天
- [ 12-11]專家:中國霧霾高發可能還將持續一二十年
- [ 12-11]霧霾成因和治理責任都需要明確
- [ 12-11]遼寧“霧霾罰款”從行政經費扣除 不減民生資金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