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城停車位成為稀缺資源 供求矛盾加劇收費亂象
www.fjnet.cn?2013-07-25 09:47? ?來源:福州日報 我來說兩句
繁華地段停車位難求收費標準也不一 配建車位跟不上“飛奔車輪” 據相關部門統計,近年來,我市機動車保有量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增長,截至目前,全市機動車保有量超過120萬輛。當人們驚呼現在馬路上的車輛越來越多時,早期建筑(住宅小區(qū)、辦公樓、商場、醫(yī)院等)配建停車場規(guī)劃就顯得有點前瞻不足。這塊組成部分,卻是城市停車泊位的最大載體。 位于鼓樓區(qū)溫泉路繁華地段的金福新村,是一個建于上世紀90年代的老舊小區(qū)。去年底,該小區(qū)管理方因要將綠化帶縮減三分之二以增加停車面積,引起許多住戶向本報投訴。采訪中,小區(qū)所屬社區(qū)居委會主任表示,采取這種措施,是因為許多有車業(yè)主一直反映停車難。 市規(guī)劃部門一專家告訴記者,上世紀90年代,我市的許多住宅小區(qū)通常不配套建設停車位、車庫,因為當時私家車擁有量很少,而現在越來越多的私家車成為市民的日常交通工具,所以在城區(qū)的許多老舊小區(qū)里出現了停車位嚴重不足的情況,有的業(yè)主只能占用小區(qū)道路或綠化帶等停車。 老小區(qū)停車難,新小區(qū)停車就容易嗎?也不盡然。家住倉山區(qū)金山某小區(qū)的市民劉先生告訴記者,自家小區(qū)配建停車位僅1000個左右,住戶卻有近3000戶,這兩年小區(qū)的入住率不斷攀升,“里面幾乎從早到晚都停滿了車”。 2007年5月1日公布的《福州市城市規(guī)劃管理技術規(guī)定修訂(征求稿)》,對各類建設項目的停車位配建要求均有指標規(guī)定。以住宅項目為例,對住宅項目內的機動車停車位的最低配建指標要求為“大于140平方米的按每戶1個,大等于90小于140平方米的按每戶0.6個,大等于45小于90平方米的按每戶0.4個,小于45平方米的按每戶0.2個”。對此,劉先生認為,按住宅單元面積實行階梯配建標準雖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對一些以小戶型居多的小區(qū),許多年輕人都有小車,配建指標明顯不足。 公共停車場建設未大步跟上 加大公共專用停車場建設是緩解城市停車緊張問題的一條有效渠道。在今年的市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上,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的專家提出建議并認為,建立立體停車庫是最經濟、最有效的停車選擇。 據統計,目前我市現有立體停車庫約800個,而北京超過2萬個,上海超過1萬個。在我市停車泊位總數中,立體停車泊位所占比例小,與臺北市95%的比例相比相差甚遠。早在2005年,位于鼓樓區(qū)的湖東路凱捷大廈就引入民資,建立了我市第一個立體停車庫,此后如大利嘉城、萬達廣場、信和廣場、新華都廣場等公建項目都建設了地下2層升降橫移式的立體車庫,但這些車庫大多未對外開放,主要是自用。 記者了解到,為了緩解城區(qū)停車難問題,去年以來,我市在大力開展城區(qū)環(huán)境綜合整治工作中,鼓勵在有條件的地方增設立體停車場。去年底,鼓樓區(qū)就大力開展舊商務樓改造提升工作,擬在嘉信大廈、東方大廈試點建設立體停車庫。而今年,我市將建設9個立體停車場(庫)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其中4個立體停車場(庫)目前已全部落實選址工作。 不過,雖然近年來政府部門對此的支持力度很大,但由于立體停車場的建造及維護費用高、回收較慢等原因,該類停車場并未形成規(guī)模。為此,一些業(yè)內人士建議,要引導社會資金投入建設立體停車場,同時鼓勵有停車需求的在建或已建的住宅、寫字樓、商場等建設立體停車庫,或利用廢棄廠房、閑置用地興建公共停車場,最大程度地利用現有土地資源,方便周圍居民出行及停車。 (福州日報記者 陳敏靈/文 鄭帥/攝)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7-09]華潤橡樹灣三期規(guī)劃建地面車位 被指售前未告知
- [ 07-08]臺江區(qū)寧化支路 灰塵車占車位兩年不挪被砸
- [ 07-04]商家搶占私設車位 停車自留地該退“耕”還民了
- [ 06-13]豪車停“特區(qū)”是嫌貧愛富?
- [ 06-03]晉安一小區(qū)有人想建停車位 小區(qū)綠化樹遭殃被砍
- [ 05-20]連洋路路邊綠化帶“搖身”變成停車位
- [ 05-17]“解放圍墻里的停車位”必須“好事多磨”
- [ 05-08]福州城區(qū)新增2376個道路停車位 緩解城區(qū)停車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