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永高速續寫黃金水道傳奇 接過大樟溪重任
www.fjnet.cn?2013-05-23 17:59? 劉曉霞 劉興?來源:東南快報 我來說兩句
南嶼古橋 ——27座之多,見證繁華商貿 南嶼是個水鄉,河流交錯。河多的地方必有橋,如今收錄進《中國文物地圖集》中的南嶼宋代古橋就有27座之多。 這其中,最出名的當數合山橋。這座橋又名彩虹橋,俗稱舊橋頭。橋的兩頭連接著壚峰、太平兩座山,相傳每當月朗星稀之夜,兩山之間云霧繚繞,紫氣彌漫,遠遠望去像是罩了一層面紗,像合攏一般,橋由此得名。 這座始建于宋代的橋,一頭連接著商家云集的南嶼街,另一端則是名人名宦輩出的水林西,曾有詩人用“日涌彩虹橫碧落,云飛華表動青霄”的佳句來描繪它。 在福建省博物院副研究員高建斌眼里,宋代的南嶼之所以出現這么多橋梁,與當地經濟發達程度分不開。“交通發達必定帶動經濟發達,宋代南嶼地區有這么多古橋,可想當年的繁華程度。” 永泰媽祖廟 ——莆仙商賈將媽祖帶到大山 永泰地區屬于山區,但是這里的信仰并不局限于山神,媽祖文化被南來的商人帶到這里。 從嵩口到塘前這段水域灘多水急,其中有三段水路就以險出名,時常有船毀人亡事故發生。為祈求水運平安,在嵩口一帶經商的莆仙人在康熙壬申年(公元1692年)修建了媽祖廟,為嵩口船、排航行安全和附近百姓求福消災。 因為元朝時稱莆田、興化為“興安州”,因此永泰的這個媽祖廟也被叫做“興安會館”。 鄭站長介紹,嵩口這一地區的傳統信仰里,并沒有媽祖信仰,這里出現媽祖廟側面證明了嵩口南來北往客商云集,才能出現這種文化交匯。 文化 南嶼水西林一門三進士永泰出了個詞人張元干 大樟溪沿線,也曾是文風鼎盛之地。元代時期,永泰地區詞人張元干,與當時另外一位詞人張孝祥一起號稱南渡初期詞壇雙璧。他的作品《賀新郎》被譽為壓卷之作。 到了明代,南嶼地區則有一門三進士的佳話。在南嶼位于錦溪北岸的明代古街“水西林”,現存明代進士林春澤故居。 文史界普遍認同這樣一種看法:如果說合山橋見證了宋代南嶼經濟最繁華時期,那水西林家則代表了南嶼鎮讀書人的最高成就:一家父子孫皆是進士。林春澤宅門口的楹聯:三世瓊林第,六朝大老家,把水西林的風光都寫進其中。尤為難得的是,林春澤夫妻二人壽均一百零四歲。百歲時,還曾參加過瓊林宴,被譽為“人瑞翁”。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5-22]福州至云頂只要一小時 福永高速將助力永泰旅游業
- [ 05-20]福永高速開通 一條高速串起舌尖上的美味
- [ 05-19]福永高速昨日通車 福州至永泰東小車過路費20元
- [ 05-19]福永高速昨通車 福州至永泰東小車過路費20元
- [ 05-18]福州實現“縣縣通高速” 福永高速今日12時通車
- [ 05-17]福永高速明日12時通車 永泰融入福州半小時經濟圈
- [ 05-10]永泰火車站站房主體完工 福永高速“5·18”通車
- [ 05-08]福永高速商機來了 永泰旅游客流量有望翻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