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山堂村:“百鳥村”奏響振興曲
2024-05-10 17:45:46? ?來源: 責任編輯:張遠標 我來說兩句 |
五月是鳥類繁殖季。“凌波仙子”水雉、“黑面天使”黑臉琵鷺、“鳥中大熊貓”黃胸鹀……連江縣東岱鎮山堂村是有名的“百鳥村”,已發現并記錄251種野生鳥類。從過去的“一瓦走天下”到如今的“百鳥朝鳳”,山堂村是如何實現生態振興呢?近日,記者走訪了這里。 不少游客到云居山游玩。 變化一 從“拎出半桶泥”到“鳥類食堂” 敖江是福建第六大河。東岱鎮地處敖江入海口南岸,水網密布,16.2公里河道串起9個行政村,孕育了山堂村等有名的魚米之鄉、瓜果之鄉。 據當地村民介紹,在過去,因淤泥堆積、河道不暢等原因,東岱內河成了臭水溝,出現“一腳踩下去,拔不出腿來;一桶水上來,拎出半桶泥”的現象。 東岱鎮人武部部長陳釗華告訴記者,近年來,東岱鎮通過全面開展生態水系治理、環境保護,重現了水光瀲滟、草木豐盛的生態環境,野生動物種類及數量逐漸增多,不斷吸引大批鳥類來此“打卡”。 記者漫步山堂村,只見屋檐下、電線桿上皆是燕子,頗有幾分“誰家新燕啄春泥”的感覺;而在田間,鷺鳥成群,圍著勞作的農民以及犁地機,嬉戲啄食,構成了一幅人鳥和諧的田園美景。而在觀鳥點,不時有“追鳥人”造訪,他們扛著“長槍短炮”蹲守,只為拍到珍稀鳥類。“大約八年前,他們就來了,一來就是好幾天。”山堂村村支書陳健告訴記者,“當時我們都覺得奇怪,難不成村里還有寶貝?” 隨著觀鳥愛好者越來越多,陳健才發現,原來村里的寶貝是一群鳥類。福建省觀鳥協會根據歷史記錄統計,連江山堂村已發現并記錄251種野生鳥類,鳥類種類和稀有度在全省范圍內都很罕見。比如,水雉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憑借著亮麗的羽毛和優雅的身姿,被稱為“凌波仙子”,觀鳥愛好者曾在此拍到了“一家五口”一起覓食的罕見場景。世界極危物種黃胸鹀、國家一級保護野生鳥類黑臉琵鷺,也是這里的“貴客”。 為何這里會吸引鳥類呢?據了解,連江位于候鳥遷徙九大路線之一、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線上。位于敖江入海口南岸的東岱鎮,濕地、灘涂面積廣闊,每天兩次的漲潮落潮在灘涂上留下了大量的營養物,成為眾多候鳥的中轉站和休憩點。 記者從福建省觀鳥協會了解到,山堂村有將近1000畝農田,多種植水稻、豆類等農作物,加上四季溫暖,雨量充沛,因此成了“鳥類食堂”。 站在普光塔塔頂可眺望馬祖列島。 變化二 從“趕鳥人”到“愛鳥隊” 鳥來了,如何讓它們“住下來”呢?一開始,村民的想法很簡單,認為這群鳥會破壞莊稼,只想趕走。 為此,觀鳥愛好者和攝影愛好者不僅給鳥類租了田地,還請來當地村民幫忙照料。村民陳濟華與陳新妹是“護鳥夫妻檔”——時不時犁田翻土,引水灌溉,給鳥類搭建“食堂”,還巡查制止破壞環境的行為。 不僅如此,2022年4月,東岱鎮成立了護河愛鳥志愿服務隊,定期開展巡查、清理垃圾、清除捕鳥網等行動;同年7月,山堂村掛牌成立觀鳥基地,打造村民和游客了解、認識、愛護鳥類的重要窗口。該基地還和團縣委、林業局、中小學及教育機構等開展合作,打造青少年觀鳥基地。 去年,連江縣檢察院、連江法院、東岱鎮等授牌成立了敖江濕地(山堂村)保護點,進一步為鳥類打造綠色生態家園。福建省觀鳥協會還授予該保護點“觀鳥實踐基地”稱號。 慢慢地,“趕鳥人”不見了,“追鳥人”“愛鳥隊”越來越多。新華社還以《人鳥和諧共家園》為題,點贊山堂村人鳥和諧的美景及生態環境。 田間鷺鳥成群。 變化三 從“制瓦大軍”到“候鳥經濟”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基礎。綠水青山如何轉化成金山銀山呢? “在過去,山堂村以生產瓦片出名,制瓦大軍遍布全國,產品遠銷國外,更有著‘一瓦走天下’的說法。”陳健回憶說。 后來,由于污染以及政策等原因,山堂村慢慢退出了制瓦產業。村民們也開始了綠色轉型:在外從事旅游開發等第三產業;在內從事水稻、空心菜、蠶豆等特色農業種植。 “我們通過土地流轉的形式,將閑置、零散的田地整合起來,進行集中連片開發,既打造高標準農田,也打造鳥類的棲息地。”陳健告訴記者,得益于此,去年村集體收入達到30多萬元,連江“百鳥村”的名氣也越來越響亮。 今年3月,福建省春季最大規模觀鳥賽在山堂村舉行,吸引了不少愛鳥人士,其中就包括加拿大人洛恩。現居福州的他,去過新西蘭、菲律賓等多個國家,已累計發現670多種鳥類。 “這次觀鳥比賽,是對當地鳥類資源的一次大摸底,我們想以觀鳥生態旅游的方式,增加當地知名度和人流量,促進當地鄉村發展。”福建省觀鳥協會常務副會長楊金說。 云居山的“海上飛來”摩崖石刻。 那么,候鳥優勢如何轉化為經濟優勢呢?東岱鎮黨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東岱鎮探索以“候鳥經濟”為主導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依托“村委會+學校機構+協會”合作運營體系,初步形成以生態觀鳥、鄉村研學體驗為一體的“觀鳥+”旅游模式。 據介紹,山堂村依托村內的紅色資源、名山風光以及東岱鎮的巨峰葡萄、紅心火龍果等特色農業資源,探索“觀鳥+紅色文化”“觀鳥+名山石刻”“觀鳥+特色農業”等發展模式。 其中,山堂村內的云居山,是連江縣四大名山之一。據記載,云居山有三絕:一是“云居觀日”之景,被列為敖江十二景之最;二是省級文保普光塔,建于元代,站在塔頂可眺望馬祖列島;三是“海上飛來”等摩崖石刻。 下一步,東岱鎮將繼續堅持“水美鄉村、生態宜居”的發展定位,不斷擦亮“連江百鳥村”等金字招牌,讓更多村民吃上“生態飯”。 交通小貼士 駕車從福州市區出發,經東部快速通道,轉入104國道、含光路、131縣道,即可前往東岱鎮山堂村。(記者 鄭瑞洋/文 包華/攝) |
相關閱讀:
- [05-08] 連江主城區將建青塘湖公園
- [04-30] 一條魚“鏈”出大產業 連江全力推動新質生產力“下海”
- [04-30] 連江“北參南養”喜獲豐收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