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法院:傾情調解當庭履行 30多年糾紛一朝和解
2023-12-12 19:05:0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黃盛青 我來說兩句 |
東南網連江12月12日訊(通訊員 何君)一張30多年的欠條,一個找不到的“債務人”,能否順利拿回欠款?近日,連江法院成功調解一起買賣合同糾紛案件,被告張某當庭向原告王某支付貨款2萬元,讓歷時30多年的糾紛得以了結,徹底化解了原告王某30多年的心結。 根據原告王某訴稱,1990年間,被告張某多次向其購買裝修材料并賒欠貨款共計2萬元,此后未支付貨款。因沒有張某的聯系方式,王某無處催討,遂帶著欠條訴至法院,要求張某償還貨款并支付利息。訴訟中,王某表示,當年兩人是通過傳呼機進行聯系,現在王某沒有張某聯系方式也無法聯系上張某,且自身現在體弱多病,急需用錢,這才不得已訴至法院。 連江法院受理案件后,為查清案件事實,妥善化解矛盾糾紛,經辦法官積極尋找被告張某下落。幾經周折,終于通過其親屬聯系上了張某。 張某表示,因多年前就已離開戶籍地生活,其并未向王某出具過欠條,亦不記得當年有該筆欠款,故不同意向王某償還案涉欠款。 因案件事實久遠,且涉案金額較小,調解更有利于妥善化解糾紛,經辦法官在庭審前先通過電話分別與原告王某和被告張某逐一溝通,向雙方了解案情及詢問調解意愿,釋法明理,從雙方當事人的角度出發,尋找解決糾紛的方案。 在經辦法官的多番調解下,最終促成原被告雙方達成一致調解意愿,被告張某同意支付原告王某案涉貨款及部分利息,并同意承擔案件受理費;原告王某也自愿放棄剩余利息。 法庭上,被告張某當庭向原告王某支付尚欠貨款,原告王某自愿撤回對張某的起訴,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這場歷時33年的糾紛終于以雙方和解方式畫上了“句號”。 “在訴訟過程中進行調解,能夠快速有效地化解當事人間的矛盾糾紛,減少當事人的維權成本,有利于實質性地達到案結事了的社會效果。”該案經辦法官說到。 近年來,連江法院高度重視調解工作,將調解工作貫穿于案件審理全過程,大力運用柔性調解手段,提高矛盾糾紛化解效率,推進矛盾糾紛實質性化解,切實紓解群眾的“急難愁盼”,努力提升人民群眾司法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連江縣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優質的司法服務。 |
相關閱讀:
- [09-24] 長樂、連江、高新區公布核酸檢測演練小區(村居)名單!
- [09-17] 福清連江擬建城際鐵路
- [09-16] 重磅!長樂、福清、連江擬建城際鐵路!
- [09-15] 連江縣衛健局考察組來融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