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送到家門口 鄉村振興闖新路
2023-05-10 09:36:28?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鄭正華 我來說兩句 |
“自從有了黨群服務點,我們養殖戶辦事方便多了!”近日,羅源縣鑒江鎮對海上養殖設施進行全面升級改造,成立海上黨群服務點,解決海上漁民辦事難的大問題。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羅源縣切實把深化“萬名干部下基層”行動作為推進實施“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推動“黨建領航、經濟領跑、民生領先”行動的重要載體。依托“1436有事好商量”平臺,推動下沉干部深入了解民情民意,常態化聯系服務群眾,結合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幫助群眾解決一批“急難愁盼”問題。 干部下沉一線零距離服務生產 鑒江鎮三面環山,一面抱海,海上養殖業發達。為促進海上養殖業可持續發展,鑒江鎮對海上養殖設施進行全面升級改造,創新“黨建金融雙基聯動”服務模式,針對部分養殖戶資金不足的問題,協調羅源縣信用聯社單列3億元“福海·漁排托管貸”,助力漁排升級改造。 “政府干部及時幫助我們,不僅幫我們解決漁排升級的資金問題,還安排了縣海漁局科技特派員到漁排上進行技術指導,提升養殖水平。”養殖戶吳良建對下沉干部的服務連連點贊。 據介紹,為服務海上養殖戶,鑒江鎮結合“萬名干部下基層”行動,推動干部下沉一線零距離服務養殖生產,在魚苗、飼料、藥品購買、技術交流、病害防治、銷售渠道等方面提供“全周期”服務,推動養殖戶抱團發展提升市場競爭力,還邀請省市縣科技特派員和養殖技術專家,定期到漁排開展養殖技術指導。 目前漁排托管貸已累計授信44戶1300萬元,漁排改造工作已累計簽約量12萬框,完成率96.7%。今年一季度,鑒江鎮五個沿海村海域租金收入達到240萬元,不僅提高村財收入,還增加了1000多個就業崗位,有效推動鄉村振興行穩致遠。“我們會繼續把黨建工作融合到海洋產業工作當中去,把黨建工作做得更深入、更接地氣。”鑒江鎮海上黨支部書記林建標說。 眾人事情眾人議服務送到家門口 聚力民生領先,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在實干爭效中走在前頭。羅源有效運用“1436有事好商量”工作法,堅持以“眾人事情眾人議”為工作導向,將服務送到家門口,著力為群眾解決好大小事,助推鄉村振興。 “現在村里的蝦塘要準備招標,大家都有什么想法?”日前,羅源縣松山鎮北山村黨總支召開了首次“有事好商量”活動,村干部、黨員代表、鄉賢代表、村民代表聚集在一起,圍繞村里的85畝集體蝦塘租賃事宜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經過協商,集體蝦塘租賃事宜最終順利議定。 振興鄉村,就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后勤保障作用。與北山村一樣,起步鎮下長治村設置“榕樹下·民主議事亭”“樹洞郵箱”等,多次組織召開民主協商議事會,以村級集體經濟入股投資菇棚建設,形成規模化發展;鑒江鎮聯合黨員代表、群眾代表,成立了“海上民主協商議事會”,打造海上黨群服務點,實行專人值班、專人統一收件制度,統一收集群眾辦件需求,將“上岸才能辦”變“海上即可辦”。 發揮“兩個作用”推動“三鏈建設” 羅源縣聚焦“黨建領航”目標,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主線,充分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兩個作用”,切實把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特色產業的發展優勢,以高質量黨建領航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群山環抱,繁花滿目,數千畝花卉苗木裝點出的“花園村”千嬌百媚。上月,羅源碧里鄉西洋村的“七彩羅源 花漾西洋”福州森林(花卉)旅游節暨鄉村振興民俗文化節吸引了眾多游人。大批游客涌進西洋村的花田,賞花踏春、拍照打卡,匯聚成春天里最美的旅游潮。 碧里鄉黨委宣傳委員凌翔介紹,西洋村實施黨建引領,將黨支部建在花田里,做精“花產業”,做旺“花經濟”,豎起鄉村振興獨特標桿,成為福建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福建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還向周邊輻射,帶動碧里村、濂澳村及其他鄉鎮花卉產業發展,走出了一條集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為一體的鄉村振興之路。 “我們全面實行‘黨建引領+業務指導’強強結合模式,積極探索中心村黨委、支部領辦合作社、星級示范村等新型發展途徑,著力推動了支部建在產業鏈、黨員聚在產業鏈、群眾富在產業鏈上‘三鏈建設’。在黨組織的引領下,鄉村的人力、財力、物力等各類要素不斷流通,匯聚成了產業發展的強大合力。”羅源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張凱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發揮黨組織‘紅色引擎’作用,在政策扶持、業務指導、項目建設、人才引育等方面再下功夫,進一步推動食用菌、花卉苗木、水產等鄉村特色產業蓬勃發展。”(記者 任思言 通訊員 林晉如 劉其燚) |
相關閱讀:
- [05-08] 羅源探索體教融合成果斐然
- [04-28] 羅源:開展隧道應急演練,筑牢安全“防火墻”
- [04-14] 羅源滿盾村大力發展生態種養鋪就致富新路
- [04-12] 羅源稅務:開展“春風傳稅語?童心向未來”活動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