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后恢復有序 重建熱火朝天
——“7·9”特大洪災一個月災區見聞

環宇陶瓷工人在拆卸清洗零部件。記者 葉義斌攝
福州日報8月10日訊(記者 歐陽進權 葉義斌 王元鍇 王玉萍 通訊員 吳廣鐘 林文鈞 蔡從銘 陳海萍倉萱)7月9日,受“尼伯特”臺風影響,閩清、永泰、閩侯遭受特大暴雨襲擊,災情空前嚴重。到昨日,“7·9”特大洪災過去了整整一個月。記者連日來重返災區看到,重建熱火朝天,災區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
災后生活秩序基本恢復
記者8日在閩清坂東看到,街道干凈整潔,許多商鋪開始營業,菜市場又恢復了往日的熱鬧。
永輝超市坂東店貨柜上擺滿了各種生鮮農產品和日用品,超市表示貨源充足。
臺風過后的7月11日,記者看到的是另一番情景——街道和市場到處是淤泥,就連202國道坂東段也極其擁堵,過往車輛只能慢慢挪動。
“在市場供應方面,閩清受災的超市及農貿市場均已恢復正常營業。”閩清縣政府有關人士這樣告訴記者。
走進坂東塘坂小學,記者看到這里已經清理干凈。記者從閩清縣教育局獲悉,閩清災區各個學校8月底或9月初將如期開學。目前閩清縣教師進修學校第二附屬小學、省璜初中、省璜鎮中心幼兒園、七都小學、塔莊鎮中心小學等學校的淤泥垃圾全部完成。除了閩清二中、閩清專職月底進場施工外,其他36所受災學校附屬工程、浸泡校舍刷新、運動場地修復等工程已全面進場施工。還有3所學校危房已確定搬遷過渡方案。
災區醫療也有了保障。在閩清縣坂東鎮衛生院內,記者看到這里已經恢復診療,兒童免疫接種步入正軌。閩清縣衛計局表示,各鄉鎮已全部恢復基本診療及門診預防接種等工作。
企業重建復產有序進行
機器泡水了,拆下來維修;窯爐壞了,雇人修補;地勢太低,著手動建防洪堤……昨日,位于閩清縣白樟鎮樟山村的環宇陶瓷有限公司廠房內外一片繁忙。
廠房內,大量從生產線上拆下來的電機、抽釉泵等零部件堆放在地面上,幾名工人正忙著拆卸清洗和更換配件。
年產值達2億元的環宇陶瓷有限公司廠房臨梅溪而建,地勢較低。在“7·9”特大洪災中,窯爐與機電設備被淹,損失嚴重。通過一個月來的連續自救與外來幫助,目前窯爐設備恢復已接近9成,機電設備正在加緊清理恢復中,預計近期將投入運行調試,在9月1日前正式投產。
白樟鎮是閩清縣陶瓷工業重鎮,此次受災企業近100家,經濟損失近5億元,其中24家規上企業已恢復生產22家。

工人在修建防洪堤。記者 葉義斌攝
農業生產自救全面展開
記者昨日了解到,永泰縣多家受損嚴重的農業基地通過積極開展災后重建,逐步恢復生產。
白云鄉北山村村民陳立風和蔣金生共同投資建設的30畝香菇大棚,是永泰縣最大的食用菌種植基地。菇廠負責人陳立風說,臺風到來前,菇廠剛剛培育出了十幾萬桶菌棒,有的被洪水沖走,有的被洪水浸泡過不能再使用,所剩寥寥無幾。算上損失的菌棒及制冷設備等,經濟損失達60多萬元。
陳立風告訴記者,食用菌生長過程對無菌的要求極高,災后第一時間,他就在專家的指導下,對菇廠進行全面消毒。“市、縣農業專家多次到我們菇廠指導災后工作,再過一個星期,我們就可以恢復生產了。”
在白云鄉陳家村南緣太子參種植專業合作社基地,十幾名工人一早就開始忙碌起來,有的給培育盒鋪上一層層營養土,有的給培育盒灑水,有的則從培育盒移出剛出苗的青菜。“尼伯特”臺風期間,這家基地15畝黃瓜、20畝玉米和25畝夏陽白全部被沖毀。
如今,工人們正忙著培育青瓜、夏陽白、菜豆等生長期短、收益快的蔬菜品種。基地負責人陳軍說:“夏陽白從種植到收獲只要50天,產量又高,多少能挽回些損失。”
記者了解到,目前受災農民正加緊排出受災農田里的積水,進行災后搶種,同時加強對新種農作物的病蟲害防控。農業部門正積極幫助指導農民開展生產自救,為農民提供農業技術、政策咨詢等方面的服務。

清潔之后整潔有序的坂東街。(閩清縣供圖)
對口援建幫扶穩步推進
受災鄉鎮對口援建幫扶工作也進展順利。記者昨日從倉山區對口援建工作指揮部獲悉,該區對閩清梅城鎮的首批2500萬元援建資金已全部到位,目前,援建閩清縣城關幼兒園項目已完成異地擇址、設計方案等前期工作,力爭下月動建。
地處防洪堤邊緣的閩清縣城關幼兒園,在臺風“尼伯特”中受災嚴重,圍墻倒塌28米,后操場坍塌下陷90平方米。此外,70平方米的廚房整體倒塌,墜入河中。而緊鄰堤壩的教學樓已成危房,無法使用。為了讓孩子們有個安全的學習環境,經當地黨委、政府與倉山區協商,決定對幼兒園進行異地重建,項目列入倉山區對口援建項目,重建后的幼兒園計劃改名為梅城鎮中心幼兒園。
在開展項目援建的同時,倉山區還通過資金和技術支持等方式,全方位援助梅城鎮開展災后重建。目前,指揮部下設的救災救濟、規劃建設、房屋鑒定等7個工作組正在有條不紊開展工作。
“我們已邀請專家對梅城鎮向陽小區、金茂花園、臺山路等7個重點地災點進行了現場應急踏勘,并對當地政府確認要緊急整治的20多個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了詳細排查,幫助協調地災治理專業資質機構對地災點進行勘探鑒定。”倉山區對口援建工作指揮部相關負責人介紹,由區里組織的水利專家也對大路村水庫進行了實地勘察,一批水利專業技術人員還對大路村車垅尾山塘受毀情況進行踏勘,對整治提出建議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