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閩侯縣10飛行學員參軍合影 福州晚報7月30日訊(記者 管澍/文 讀者 潘桂香供圖)這張黑白老照片拍攝于50年前的閩侯專署螺洲,照片上10名青澀的小伙子穿著白襯衣,整整齊齊地排成三行。這是1966年8月,閩侯選飛辦的工作人員為即將前往空軍長春第一預備學校的10名飛行學員拍攝的照片。這10名閩侯小伙的人生就此改變,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踏上了空軍飛行員之路,陪伴他們的是初教-6、米格-15、殲-6、強-5、轟-5等機種,多人成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中國空軍的中堅力量。 近日,照片上的多名主人公來到福州晚報,想和讀者們分享這張老照片背后的故事,以此紀念自己成為空軍航空兵的第50個周年,也借此慶祝第89個建軍節。 林寶祥1976年在云南巫家壩機場 閩侯10人入選 曾創全國紀錄 據1966級閩侯選送空軍服役的潘桂香回憶,當年四五月,空軍在福建“選飛”,符合條件去報名的初高中生不計其數。“初選篩掉很多人,而且體檢了很多次,到最后拍完胸片合格才算身體初步合格。”潘桂香說,體檢之后,就是漫長的政治審查。福州是著名的僑鄉,不少人因為海外關系不合格而被淘汰。 1966年8月,他們接到通知前往位于津泰路五一路口的八一服務社集中。“在那里我才知道,閩侯有10人入選飛行學員,在全國范圍內創下了紀錄。這真的很不簡單,很多縣連一個人也沒有入選。”潘桂香頗為自豪地說。 此后,閩侯10名飛行學員就和省內其余122名飛行學員一起,前往空軍長春第一預備學校,成為中國空軍第十五期飛行學員。在那里,淘汰機制依然有效,閩侯10名小伙中有兩人就因為身體原因停飛了。 據潘桂香介紹,他們當中許多人在空軍學校表現優秀,被培養開殲擊機、轟炸機、運輸機等。“殲擊機飛行員是所有機種飛行員里要求最高的,一個人必須包攬飛行員、領航員、通訊員和射擊員的工作。”當年同樣被選送空軍服役的林永生對記者說:“‘叱咤風云’常常就是指殲擊機飛行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