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警戰士在永泰清淤。徐曉紅 攝
福州晚報7月13日訊(記者組)臺風“尼伯特”帶來的短時強降水,對我市閩清、永泰等縣造成重大影響,災情空前嚴重,災區急需救援。
危急關頭,省委、省政府超前部署,果斷決策,科學調度,指導福州廣大干部群眾全力以赴投入搶險救災,有序有效展開災后重建;省直各部門第一時間響應省委、省政府的決策部署,與駐閩部隊一起,緊急馳援我市受災嚴重地區,與當地各級干部群眾攜手并肩,齊心協力投入抗災救災,將臺風帶來的損失減到最小。
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市各級各部門、駐閩部隊指戰員和廣大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我市搶險救災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群眾生產生活逐步恢復。閩清、永泰被洪水沖毀的設施正在加快修復,因災受阻的12個鄉鎮道路已全部搶通,多數受災鄉鎮已恢復通訊、供電,部分災區已恢復供水。仍未恢復通訊、供電、供水地區,相關部門正全力組織搶修。
領導心系閩清永泰重災區
自“尼伯特”生成以來,省委、省政府領導就密切關注臺風動向,高度重視防御工作,提前做好周密部署。
7月6日凌晨,“尼伯特”進入我省48小時警戒圈。當天下午,省防指召開全省視頻會議,分析研判“尼伯特”發展趨勢,研究部署防御工作。省委書記尤權、省長于偉國分別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密切關注臺風走勢,加強預報預警,及早部署,做好防御強風暴雨及次生災害的各項工作。
8日,“尼伯特”穿過臺灣海峽直撲我省沿海。尤權召開視頻會議,對全省防抗臺風工作進行再動員再檢查再部署。于偉國代表省委、省政府趕赴福州,實地檢查防臺風防汛各項工作落實情況,慰問堅守在防抗臺風一線的干部群眾。
臺風登陸帶來暴雨和局部特大暴雨。9日,我市閩清、永泰、閩侯部分鄉鎮等嚴重受災。
災情牽動領導的心。當晚,尤權、于偉國在省防指分別與閩清、永泰連線,了解災情,指導抗災救災工作,要求把防御強降雨作為工作重點,迅速展開救災工作,第一時間轉移受困群眾,最短時間搶通通訊、電力和道路,及時把救災物資和生活必需品送到災區,有序有效有力展開災后重建。
10日,尤權在北京開會期間,多次打電話詢問災情,關心災區群眾,對救災工作提出要求。受尤權委托,于偉國、張志南、倪岳峰、熊安東、黃琪玉等省領導第一時間趕赴受災最嚴重的閩清縣等地實地了解災情,看望受災群眾,慰問參加搶險救災的干部群眾、駐閩部隊和武警官兵,并現場指導救災工作。
駐閩部隊和武警官兵在搶險救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為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恢復災區正常生產生活作出重大貢獻。連日來,部隊領導鄭衛平、廖可鐸、蘭政、黎火輝、曹勇、張玉生等赴永泰等地了解災情,指導部隊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前往醫院看望慰問落水獲救戰士林邊建、涂仁兵,鼓勵他們安心養傷,早日康復,并要求繼續做好失聯戰士劉景泰搜救工作。
針對災情,福州市、縣、鄉各級領導迅速反應、深入一線,組織搶險救災;廣大干部群眾主動作為,積極參與救災。尤權、于偉國等省領導對福州各級干部及時、高效的救災工作表示肯定,對參與救援的廣大干部群眾表示慰問,并勉勵大家再接再厲,繼續打好搶險救災攻堅戰。
為解災區的燃眉之急,省委、省政府在原有基礎上,分別向閩清、永泰追加撥付了2000萬元、1000萬元賑災款。

永泰電力工人扶正電桿。
軍政攜手全力搶險救災
在省委、省政府的統一部署下,省直各部門和駐榕部隊紛紛伸出援手,全力支持福州災區搶隊救災和災后重建。
災情發生后,省委宣傳部組織新聞部門派出多路記者,奔赴各地,了解防抗臺風動態和災情,在主要媒體刊發臺風信息、防抗知識和抗災救災報道,啟動直播和特別報道,全天候隨時插播相關新聞。
省交通廳派出現場指導協調組,按照“精準救災”要求,組織技術人員對永泰、閩清災毀公路逐段勘察災情、確定修復方案;協調武警交通部隊官兵、設備投入永泰縣搶險支援。截至10日,全省累計投入交通應急搶修隊伍1800余人次、270多臺(套)機械及運輸車輛實施搶險,特別對永泰、閩清境內路段進行了重點攻堅。災情較重的沈海復線福永永泰段、福銀高速福州—閩清段9日晚即搶通。對閩清、永泰等重災地區的較大公路災毀點、損毀橋梁,省交通廳指派省交通設計院技術隊伍深入現場,無償設計修復方案。
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在災情較嚴重的閩清坂東鎮利用衛星通信車建立現場指揮部,直接指揮閩清搶修工作,并在閩清縣供電公司建立后勤保障中心。全省調用各地111支應急搶修隊伍共2212人、38臺發電車等支援閩清、永泰救災搶險工作。
省住建廳10日上午與福州市城鄉建委聯合成立工作組,趕赴閩清、永泰,指揮災后應急處置。由省、市住建部門業務處室領導、專家及房屋檢測鑒定機構技術骨干組成的2個工作組正在閩清、永泰開展危房排查工作。橋梁專家組也趕赴閩清協助市政危橋鑒定。
省、市衛計委分別派出醫療應急救援隊伍前往閩清救援。省立醫院、福建醫科大學協和醫院、福建醫科大學附一醫院、省級機關醫院、市一醫院、市二醫院,省、市疾控中心、衛生監督所等單位的醫護人員、消殺防疫人員,深入災區巡回醫療,爭分奪秒救治傷病員,及時轉送患者并妥善安置,保障醫當地療衛生服務持續供給。
全省通信行業緊急調配50支搶修隊伍,調派搶修人員1.3萬人次,全力開展搶修。目前,閩清、永泰多數鄉鎮政府已恢復通信,搶修工作正向行政村進一步延伸。
全省公安機關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做好隱患排查、群眾轉移等工作。截至11日18時許,共投入警力4萬余人次、警務輔助人員4.5萬人次,組織轉移危險低洼地帶群眾13萬名,救助被困群眾8436名,協助黨委政府轉移沿海漁船民1.1萬名,組織船只進港避風8280艘,幫助群眾加固防護設施2048處、房屋2647間,處置交通事故1139起。
省市民政部門緊急向閩清、永泰下撥自然災害生活補助金共500萬元,同時緊急調撥物資用于災區救助。省民政廳向閩清調撥毛巾被2000床、發電機10架、應急燈1000個、折疊床500床、牛奶14112瓶、礦泉水7200瓶、方便面2880包、面包7680個等;向永泰調撥帳篷200頂、棉被800床、草席800床等。市民政局與永輝超市達成協議,在救災現場物資缺乏時能隨時緊急調運,確保災區群眾基本生活,截至目前已向災區調撥物資246.2萬元,包括大米、面包、八寶粥、牛奶、蛋黃派、礦泉水、食用油、雨衣、毛巾被、草席、衣服、帳篷、蚊帳等。
昨日上午,省紅十字會下撥總價值約76.6萬元的首批救災物資(含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下撥救災物資),從福州運往永泰、閩清等地。這批救災物資包括災害救助箱和災害家庭包900個(含毛巾、貼身衣物、碗筷、衛生用品、蚊帳、急救包、應急燈等),2040袋壓縮餅干,4200床被子,1040條草席,45168雙拖鞋,150臺增壓泵等。省紅十字會已組成救災工作組,前往永泰、閩清了解災情,看望災民、發放人道救助物資。
東部戰區駐閩部隊、省軍區、武警福建總隊、公安消防總隊等部隊官兵,積極投入我市搶險救災。至11日,仍有6500余名部隊官兵奮戰在救災一線。其中,由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協調支援閩清的武警水電第六支隊,派出300名精兵強將,攜帶67臺專業大型裝備緊急馳援。至12日16時,武警水電官兵累計完成8公里道路清障,清理淤泥、渣土等4700余立方米。
截至11日22時,東部戰區駐閩部隊已出動官兵1800余人、民兵預備役人員6000余人次,共動用工程機械和沖鋒舟40余臺(艘),累計搶運物資26.5噸,搬運土石3000多立方米,疏通道路10余公里,防疫洗消100余戶。至昨日,省軍區累計出動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9000余人次,清理塌方點15處,清理土石方460立方米,疏通道路和溝渠39公里,搶運物資60余噸,轉移安置受災群眾3200余人,目前,2000余名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仍奮戰在閩清、永泰救援一線。全省消防部隊營救、疏散、轉移群眾3239人。武警福建總隊僅在永泰縣城一地,就清理街道7公里、清運淤泥1000多噸、環境消殺7000多平方米。
此外,連日來省市其他部門、社會各界愛心涌動,紛紛以不同形式支援災區、捐款捐物,充分體現了手足之情、同胞之愛。

昨日6時,紅十字會在福州裝運救災物資,準備發往閩清永泰。
災區生產生活逐步恢復
由于指揮有力、行動及時、措施得力,目前,閩清、永泰災區清淤通路、醫療巡診、運送物資等救援行動取得階段成效,災區的各項生產生活正在逐步恢復。
昨日,在省市有關部門通力合作下,永泰白云鄉搶通“生命線”,救援部隊進入該鄉。至此,閩清、永泰因災受阻的12個鄉鎮道路已全部搶通。
截至昨日17時30分,永泰縣通訊中斷的7個鄉鎮,移動、電信、聯通網絡已全部恢復;閩清縣因災通訊中斷10個鄉鎮,已恢復7個鄉鎮,剩余3個鄉鎮(塔莊、省璜、三溪)的移動網絡已恢復,聯通網絡預計今日內恢復,其中省璜鎮電信網絡光纜損壞,需重新鋪設7公里光纜,預計14日可恢復。
電力方面,閩清縣因災停電98850戶,已恢復57907戶(比11日增加供電5794戶),恢復率58.58%;永泰縣因災停電76504戶,已恢復66821戶(比11日增加供電7190戶),恢復率87.08%。
供水方面,閩清縣城供水管道因災受損,現正全力搶修,縣城部分區域已恢復供水;因11日突然塌方新增1條DN200供水管道斷裂,昨日下午搶通恢復供水;坂東、塔莊供水井因災淤積,61口供水井于昨日吸污清淤完畢,正逐步消毒恢復供水;省璜水廠供水管道因災受損,于昨日下午搶通恢復供水;省璜、塔莊正在各搶建一座臨時應急供水站,預計今日可應急供水。永泰縣城北區水廠因災受損,于11日搶修已恢復供水;清涼鎮供水管道因災受損,管道搶修基本完成,待供電恢復后可恢復供水。
此次閩清、永泰受災嚴重,災區地形地貌復雜,救援難度很大,災后重建任務任重道遠。為此省委、省政府昨日專門成立了災后救援指揮部,協調調動各方力量支持災區救援工作。市委、市政府也迅速成立了災后重建指揮部,全面展開下一步的災后重建工作。
閩清永泰挺住,我們與你同在!

志愿者進入坂東鎮開展災后消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