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筷易“藏污納垢” 專家:餐館可推廣金屬筷
2016-06-16 08:56:37?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發霉的筷子不能用 東南網6月16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李拯 袁麗群/文 毛朝青/圖) 關注理由 “竹筷致癌”的網帖是否危言聳聽?海都記者采訪專家、醫生了解到,竹筷易“藏污納垢”,一旦發霉甚至增加肝癌幾率。綜合考量,金屬筷比較健康。本報報道引起市民熱議,不少讀者表示,將給家里的筷子來一次“大換血”,不再使用竹筷,換成金屬筷。 昨日,記者走訪榕城餐館飯店,發現不少未涂生漆的木筷,與竹筷存在同樣隱患。不少市民及相關專家建議,餐飲業者應多選擇金屬筷,保障顧客健康。 反響:竹筷隱患多,不少市民拋棄 “看了報道才知道,竹筷子就算沒發霉,也得定期換。”昨日,市民張阿姨致電本報95060如是說。日前,記者走訪超市時,張阿姨正好在選購竹筷,并接受了記者采訪。“用了幾十年竹筷子,真沒想到,看不到的縫隙也會藏細菌病毒。”她告訴記者,幸好有海都報提醒,避免了一些健康風險。 其實,在走訪時,記者發現,和張阿姨陷入同樣誤區的市民不在少數。“筷子其實也有‘保質期’,但很多人都忽略了。”福州大學化學院邱教授說,一半的竹筷子,使用3個月后,就應該讓它們“壽終正寢”。不過,實際情況是,部分市民換筷子的原因只有兩個:斷損了,或發霉了。 福建協和醫院副主任醫師侯博士也曾愛用竹筷子,但如今,他已將一家人的筷子都換成了不銹鋼金屬筷,“而且是光滑無條紋的。” 同樣,不少市民向記者反映,他們也準備給筷子來一次“大換新”。“我決定將家里的竹筷換成金屬筷。”市民葛先生說,雖然金屬筷價格高出竹筷數倍,但使用壽命很長,不用頻繁更換,實際成本相差無幾。 相關新聞: |
相關閱讀:
- [ 03-13]取締一次性木筷應馬上行動
- [ 05-17]劉媛媛攜眾星綠色植樹 呼吁拒絕使用一次性木筷
- [ 10-25]筷子老不換健康隱患大 醫生建議選擇木筷和竹筷
- [ 06-19]商務部建議取締一次性木筷減少浪費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