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福建作為全國首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好山好水是我們的靚麗名片。福州長樂的東湖流域,曾經溪水黑臭,半湖浮蓮,如今水體清澈,鳥飛魚游,水質也從劣五類上升到三類水。
“東湖恢復到了30年前的樣子”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文武砂鎮的東湖流域,只見水體清澈,能看到岸邊的石塊,河道寬闊,沿岸的砌石護岸排列整齊。水岸邊,搖曳著長勢喜人的植物,有馬尼拉草、柳樹、胡桑、黃金榕及桉樹等植物。 在東湖流域邊上,還有福州水上運動中心訓練基地。“水上運動對于水質是有要求的。”該基地有員工稱,這要求水質的感官良好,水中不得含有病菌等,否則會危害運動員的健康。 長樂市民陳先生從小就在東湖邊長大。“小時候東湖水很清,魚很多,水直接就作為飲用水。”陳先生說,但是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東湖流域開始變得黑臭,大半個湖都長滿水浮蓮,讓人痛心。對于目前的整治,陳先生很滿意,他認為,“東湖恢復到了30年前的樣子。” 整治兩年多 東湖流域大“變身” 環保部門的監測數據,也顯示了東湖流域水質的質變。 在東湖流域的治理過程中,長樂市環境保護監測站全過程跟蹤水環境質量變化,從2013年1月至今,每個月至少開展一次監測。數據顯示,東湖流域的水質,已經從劣五類上升到了三類。 福州市環保局的有關人士表示,通過整治,東湖小流域污染物指標下降不少,其中2013年1月整治前,氨氮是5.41mg/l,化學需氧量為7.1mg/l,到了2015年8月整治完成時,氨氮下降到1.18mg/l,化學需氧量下降到4.9mg/l。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