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福建作為全國首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好山好水是我們的靚麗名片。福州長樂的東湖流域,曾經溪水黑臭,半湖浮蓮,如今水體清澈,鳥飛魚游,水質也從劣五類上升到三類水。
改造前的文武砂河道兩側有不少這樣的排污口 治污,功夫在岸上,關鍵在于截污 在東湖流域附近,記者看到了一個污水提升站,它的作用就是將污水提升,通過管道輸送到數公里外的污水處理廠。長樂環保局有關人士介紹,通過新建提升站,避免了文武砂、古槐、湖南等鎮的數千噸污水流入東湖。 這只是東湖整治的一個小側面。長樂環保局提供了一組數據—— 城鎮生活污染治理,已建成使用的3個污水處理廠,實際日處理量達到8.4萬噸。 生活垃圾處理方面,從2015年起,除車里垃圾填埋場外,與連江縣垃圾焚燒發電廠簽訂協議,約280噸/日的生活垃圾委托該廠處置。 畜禽養殖農業污染防治,拆除畜禽養殖場584家,其中豬場444家、禽場122家、牛場18家。 工業污染防治,東湖流域內的福州濱海工業區和臨空港工業區內所有工業廢水排放企業均已按要求建設了污水預處理設施;徹底關閉我市7家牲畜定點屠宰場。 “治污,功夫在岸上,關鍵在于截污。”福州市環保局的有關人士認為,只能通過截住污染源,比如截污水、拆豬欄、清垃圾等,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水環境污染。 “整治不能一陣風,而是要保持長效,防止回潮。”長樂環保局有關人士表示,最近的監測數據顯示,整治后一年,水質還是保持三類水。 |
更多>>相關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