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交車輛在不斷更新增加,司機卻在減少。
福州新聞網8月26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謝星星/文葉義斌/攝)近年來,福州公交行業一直在發展,線路增加了,車輛也增多了,但公交司機的人數沒有一同增長。值得關注的是,司機的數量反而在減少,人車配比的不協調導致加班成了家常便飯,更出現“有車沒人開”的尷尬局面。記者調查了解到,榕公交司機逐步出現老齡化,青黃不接成為公交行業發展的大問題。
1年內司機少了126人
據福州市道管處數據統計,目前福州市公交車數量有3716輛,公交司機有5228人。按照《福建省城市公共汽電車運營服務規范(試行)》要求,公交企業駕駛員和車輛數之比應為2.5∶1,需配司機9290人,缺口4000余人。如按照最低要求人車比1.8∶1計算,仍缺口1300人。而根據福州市目前數據來算人車比約為1.4∶1,司機短缺問題十分嚴峻。
而從2014年7月和2015年7月對比數據來看,福州市的公交線路增加了7條,車輛增加了182輛,而司機數量減少了126人。記者從各家公交企業了解到,目前或多或少都有部分公交車輛閑置,大部分司機每天都要加班,根本沒有富余司機可以調用。受此影響,一旦遇上有的線路司機緊缺,公交企業只能從其他線路調司機臨時補充,而其他線路司機減少就造成發車間隔長、市民候車難的問題。“這樣拆東墻補西墻的做法十分普遍,也造成市民對公交的投訴日益增多。”一家公交企業負責人坦言,招不到司機,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司機平均年齡四五十歲
記者采訪了解到,司機短缺根源還是在于工資待遇低和高強度的工作環境。據各公交企業介紹,目前在崗的司機平均年齡在四五十歲,逐步出現老齡化現象。“最穩定的司機群體是35歲至50歲之間,年輕司機流動性太大,能堅持2個月才辭職的都很少。”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50歲以上的司機身體很難承受如此高強度的工作,很多也會選擇辭職。
昨日下午,記者乘坐121路、18路、10路等線路公交發現,車上人流量很大,受路況影響,司機行車難度高,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而到達終點站后,大部分司機都沒有休息時間,簡單簽到以后又再次開車上路。火車站北廣場的一位車隊隊長告訴記者,路堵讓一個趟次的運行時間增加,司機要完成趟次就要加班。“一個月能休息兩天就不錯了,平時不開車就是睡覺,不然體力跟不上。”18路公交一位45歲的司機說,加班都是家常便飯,上晚班時到家都是半夜。
公交企業紛紛表示,司機隊伍青黃不接,車隊嚴重缺員,導致加班、工作強度增大,加上招不到人,從而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
提高待遇或能改善招工難
如何才能突破怪圈,吸引新司機壯大隊伍呢?老司機普遍反映,加工資才有希望。記者了解到,福州公交司機月平均工資在3500元左右,算上加班費后為4800元左右。“這個加班可不能和普通上班族的加班相比,司機加班的強度太大了,年輕人很難承受。”閩運公司相關負責人透露說,公司有超過一半的司機是外地人,福州本地的年輕人很難招。
據介紹,為吸引公交司機,福州市在2012年和2014年時為司機每人每月增加過幾百元不等的工資及相應的“五險一金”,但司機的總體待遇水平仍然偏低。2014年福州市公交司機年收入約為42053元(不含加班),低于2014年福州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58600元。“加上加班工資和各項獎金,福州市公交司機年收入在60209元左右,低于廈門市81000元、杭州市78000元等周邊城市水平。”福州市交通部門相關負責人說。
同題新聞:
待遇低經常加班 福州公交車司機缺口達1300多人
福州新聞網8月26日訊(福州晚報記者張秀冰)公交車越來越多,司機卻越來越少,這是福州近年來出現的怪現象。記者昨日從市運管處獲悉,目前福州公交司機缺口達1300多人,人車比才1.4∶1,出現“有車沒人開”的局面,導致司機不得不經常加班。
車輛增182輛
司機卻少了126名
據市運管處統計,目前福州市公交車有3716輛,公交司機有5228人。而2014年7月,福州有公交線路225條、公交車3534輛、公交司機5354名。
“今年公交線路比去年同期增加了7條,車輛增加了182輛,司機卻少了126名。”市運管處工作人員表示,按照《福建省城市公共汽電車運營服務規范(試行)》要求,公交企業駕駛員和車輛數之比應為2.5∶1,最低也要達到1.8∶1,但福州目前僅1.4∶1,公交司機缺口達1300多人。
據了解,各公交企業因司機難招,均有部分公交車輛閑置,大部分司機每天都要加班。每次新開線路,只能從老線路上抽調司機,導致一些線路司機減少造成發車間隔長、市民等車難的局面。
在崗公交司機
逐步老齡化
為何公交司機難招,有車沒人開?
“工資待遇低,勞動強度又大,付出與收入不相符是主要原因。”業內人士表示,由于駕駛員配備不足,導致要通過加班和超時工作才能滿足運營需求。目前福州市公交司機月人均工作時間約230個小時,比國家規定的167個小時多63個小時。但是,2014年福州公交司機月平均工資約3500元,加上加班工資、獎金等約4800元,遠低于廈門(6750元)等周邊城市的公交司機月平均工資。福州多數公交司機接受采訪時表示,希望公交企業能提高待遇。
福州多家公交企業表示,目前在崗司機的平均年齡在四五十歲,逐步出現老齡化現象,50歲以上的司機因身體很難承受高強度工作,很多會選擇辭職,而年輕司機因待遇低流動性大,不少人只干一兩個月就辭職了。
編后快評
政府企業齊努力
為司機創造好環境
公交是公益事業,是城市文明的窗口,代表城市的形象。公交駕駛員作為公共交通服務的直接提供者,其素質、形象都直接關系到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切實提高一線公交駕駛員收入水平,在保障駕駛員權益的同時,通過增加工資吸引駕駛員,確保公交駕駛員能夠有保障地開車、有充足的時間休息、有充分的精力為廣大乘客服務,對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維護社會的和諧與穩定,都具有積極意義。
公交的公益屬性決定了只有政府持續加大對公交事業的投入,駕駛員收入不斷增加才有可能,“有車無人開”的窘境才能得到解決,由駕駛員超時勞動造成的悲劇才能減少。同時,政府要加大公交首末站點和夜間停車場等硬件設施的建設,完善設施設備,給駕駛員創造一個舒適的工作、休息場所。
此外,公交企業應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不能因壓縮成本而擠壓駕駛員收入和福利待遇。在保證駕駛員工資待遇的同時,要采取各種激勵措施,提高駕駛員工作積極性。比如,設立技術創新基金和優質服務獎勵,對在技術革新、工藝改造等方面有貢獻和廣受市民好評的公交駕駛員予以獎勵,提高駕駛員的工作積極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