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項鏈低至十幾元 地攤飾品易引發“首飾病”
2015-07-02 10:39:55? ?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福州新聞網7月2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李永華)近日,記者走訪福州市場發現,學生街、西洪路等路段地攤上出售的仿真飾品款式時尚、價格低廉,廣受年輕女士青睞。這些看似精致美觀的飾品,實為“三無”產品,質量堪憂。 在學生街附近的一家飾品店,記者看到玻璃柜里放滿了五顏六色的仿真飾品。但這些飾品表面粗糙,紋理混亂,外包裝上也沒有名稱、成分標識及廠家地址。“仿真首飾原料成分不明,價格很便宜,攤主有的說是合金,有的說是玫瑰金,到底是什么成分,老板自己都說不清。”在學生街一飾品攤位,喜歡時尚飾品的鄭小姐稱,她曾經因為戴仿真戒指,手指起了皰疹,十分難受。 仿真飾品是相對貴金屬飾品而言的合金飾品。福州不少地攤和仿真飾品店都有售,價格從十幾元到上百元不等,有時一條“金光燦燦”的項鏈只要十幾元。記者走訪諸多飾品店發現,不少仿真項鏈、耳環等飾品的包裝上都冠以“K金”“合金”等名稱,大部分都沒有成分標注,有些飾品包裝袋下面是一串注冊號,只有極少數會標注“無鉛、無毒”字樣。 “售價幾十塊錢的項鏈,又不是純金純銀,想要閃亮,只能在表面涂一層鎳。”珠寶首飾專家告訴記者,市面上出售的仿真飾品主要由鈦鋼、銅鋅合金或塑料等材料制成,一般采用鉛、鎳、鎘等金屬對飾品電鍍處理,以此增加飾品色澤,但也易致金屬超標。 專家稱,夏天氣溫高,人體汗液較多,成分不明的地攤飾品與皮膚摩擦,極易加速金屬的氧化分解,加上皮膚毛孔擴張,毒性物質可能會進入人體,造成皮膚的各種不適癥狀,也就是“首飾病”。專家提醒,夏天佩戴首飾應選擇足金、真玉等品質較好的飾品,少戴合金類飾品。 |
相關閱讀:
- [ 06-25]泉州兩女子從地攤購入假黃金 再以抵押方式騙款550萬
- [ 06-18]“80后”小販變身億元產值企業老板 擺地攤起步
- [ 06-18][投訴]閩侯青口中央公園被霸占成地攤一條街
- [ 06-04]小地攤股權眾籌找風投竟被孵化成“小阿里”
- [ 05-01]旅游質監所發布出游提示 別相信地攤水果全國包郵
- [ 04-29]廈大西村地攤市場被取締:少了叫賣聲 多了花草香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