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流傳蕨菜100%致癌 真不能吃?
2015-03-17 08:35:30?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致癌物在蕨菜的根莖中含量最高 東南網3月17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朱麗萍 文/圖) 蕨菜,又叫拳頭菜、龍頭菜,有“長壽菜”的美譽,很多人專門到山里挖蕨菜,認為它綠色無污染,有營養(yǎng),甚至還可抗癌。蕨菜備受我省市民的喜愛,是不少人餐桌上的家常菜。清明前,蕨菜也大量上市,但是,近日一則在微信朋友圈中廣為流傳的網帖,卻讓很多人不敢再吃蕨菜了。 這則網帖稱,蕨菜不僅不能抗癌,反而含有強致癌物,即使煮熟之后,也是100%致癌。蕨菜真的不能吃了嗎? 網帖:蕨菜中含多種致癌物質 網帖稱,有實驗室通過世界上最先進的儀器測試發(fā)現(xiàn),蕨菜中不但含有苯草酸、蕨內酰胺、黃堿醇類化合物、橡黃素類化合物,而且還含有歐蕨伊魯苷這種強致癌物質。實驗數(shù)據還揭示,這些致癌物質在蕨菜的根莖中的含量最高,葉中次之。其中,歐蕨伊魯苷超過安全限值37倍,苯草酸超限22倍。 此外,網帖還稱,實驗室進行蕨菜致癌的動物喂養(yǎng)試驗表明,蕨菜可使大鼠誘發(fā)胃癌、腸癌、乳腺癌、膀胱癌、白血病等。研究人員還檢測了經過烹調加工的蕨菜,發(fā)現(xiàn)蕨菜中致癌物質的分子結構并沒有被破壞,甚至產生了另外一些可能致癌的新化合物。 從公開的文獻資料中可以查到,歐蕨伊魯苷(又稱“原蕨苷”),是1983年日本名古屋大學學者從蕨菜中分離出來的致癌物。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將它評級為2B類致癌物,2B類指可能對人體致癌,但動物實驗的證據尚不充分,對人體致癌的證據有限。 |
相關閱讀:
- [ 02-25]網傳蕨菜會致癌 專家稱少吃為好
- [ 03-28]男子上山挖蕨菜墜入古井身亡
- [ 03-27]挖蕨菜被困野豬夾 男子爬三天兩夜下山幾成"野人"
- [ 03-08]延平農民摸索四年成功種出反季節(jié)野生蕨菜
- [ 05-16]重慶3男子用化學品“保鮮”30噸蕨菜獲刑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fā)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fā)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移動互聯(lián)網視聽節(jié)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lián)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chuàng)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yè)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