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清澈的內河還給市民!為此,從2011年起,福州市將內河整治作為市委、市政府重大民生工程,全面打響了內河綜合整治攻堅戰,第一批整治75條內河。 4年奮戰,終于有了階段性成果。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完成內河綜合整治投資67.2億元,第一批納入整治的75條內河中,建成截污管網90公里,改造沿河舊屋區150萬平方米,新建沿河帶狀公園超200萬平方米,形成濱河綠道84公里(含17公里自行車道)。 目前,白馬河、晉安河等29條內河完成階段性整治。閩江以北城區水質明顯改善,約70%河道實現去黑除臭,白馬河、晉安河、浦下河、芳沁園河等市區主干河道水質主要指標已基本達到地表V類水質標準。而在整治前,全部內河中僅有9條內河水質基本達到V類標準,30條內河水存在發黑發臭現象。 既要“治水”,也要乘勢而上,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進而提升文明、宜居水平。這是福州推進內河整治始終不渝的理念。在整治過程中,建設、規劃、水利、園林等部門注重挖掘和展現內河的歷史文化底蘊。白馬河整治,配套修建了一批雕塑,重現了“白馬三郎”、“一字救萬民”等民俗文化,市民反響熱烈。 不僅如此,福州市更把以人為本的理念放在突出位置,把內河整治與舊城改造有機結合,改善內河沿線市民居住環境,提升生活品質、幸福指數。光明港的整治,就是代表。 光明港整治,在所有內河整治中征遷范圍最大。光明港整治總投資中,用于工程的費用僅占10%,90%都是用于舊屋區改造及安置房建設,共投入55億元。如今,原本居住條件差、安全堪憂的老舊房屋居民,即將入住地段不錯、寬敞明亮的新居,充分享受臨水而居的快樂舒適。 “水清、河暢、岸綠、景美”,重回福州主干內河,重回市民身邊。緣此,福州城區內河綜合整治項目榮獲2012年度全國人居環境范例獎。 2015年,福州內河整治仍將持續深入推進,按計劃今年將全面完成飛鳳河、臺嶼河等6條內河整治,并啟動清富河、流花溪等7條內河整治。與此同時,完善地下管網解決內澇、試點生態修復、完善補水和流量分配系統……一系列深化或創新之舉,將助力榕城內河整治再上新臺階。 整治老舊小區背街小巷 打造“美麗福州” 由于歷史原因,風吹雨淋,加上人口漸增,城市的“細胞”——街巷、樓房,漸漸變得破敗、雜亂。這也許是所有城市都會面臨的問題。改變這一狀況,唯有整治。 從2012年9月起,福州市啟動了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環境綜合整治。按照多整理整治、少大拆大建的原則,著重整治提升小街巷、無物業小區,打造完整社區;以“一街一方案,一街一特色”的原則,凸顯每條街巷、每個片區人文和景觀元素,使風格與周邊成熟區域或已改造區域統一和諧,形成連片效應。 |
相關閱讀:
- [ 01-24]香港檢討宜居城市排名大跌:排外心態愈趨強烈
- [ 01-21]全國累計棚戶區改造約2100萬戶 棚改攻堅戰啟動
- [ 12-30]新加坡評中國十大宜居城市 澳門臺北入榜北上廣落選
- [ 12-20]崔世安:適度多元是澳門經濟發展必然選擇
- [ 12-18]郝龍斌:連勝文選舉雖敗但仍是個人才 值得栽培
- [ 12-11]山更綠,天更藍 美麗福州打造更優宜居環境(圖)
- [ 10-22]福州宜居環境建設設專項資金 安排1.3892億獎勵
- [ 10-21]永春開展“清新桃源·宜居永春”三年行動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