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部分天橋臺階如“雪片糕” 市民邁步很尷尬
2015-01-22 08:40:26? ?來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省體前的天橋,有兩種臺階。一側為“人行臺階”,另一側為“人車混合臺階” 東南網1月22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劉世泉/文關銘榮/圖)福州部分天橋臺階如“雪片糕”,臺階的高度和間距令人尷尬,令市民陷入“邁一臺階走,成了碎步,邁兩臺階走,又夠不著”的窘迫(詳見:福州多處天橋臺階如“雪片糕” 走著別扭)。對于“雪片糕”般的臺階,負責福州天橋設計的福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一相關人員表示,部分天橋的臺階確實偏矮,偏矮是因為只考慮自行車通行需求,今后的設計將更注重人性化。 讀者熱議:為何不按標準來建 海都報關于“雪片糕”臺階的報道,引發讀者網友熱議。網友@烏龍臺說:“難得海都報能注意到這么小的問題。我忍了這種‘雪片糕’臺階十幾年了,現在才知道有標準。”該評論獲得眾多網友點贊。 微博上,眾多公眾賬號轉載該篇報道。微博網友@fz胖哥說:“這樣的臺階,別說走,看著就覺得難受。既然臺階踏步高度在12cm—15cm最舒適,那為什么不按最舒適的標準來?” 還有網友提出,設計應更加注意人性化要求。網友@加菲貓女王說:“省體那邊的天橋就很好,有供行人通行的正常臺階,也有矮臺階與非機動車道混合的通道,方便推車市民過橋。” “人行臺階”旁沒設坡道,臺階高度適合,走起來很舒適 記者體驗:復合式天橋較舒適 昨日下午,海都記者對福州多座人行天橋的舒適度做了體驗。 在省體前的天橋,記者看到,天橋兩側有兩種不同的臺階。南側為坡度較陡,只供路人通行的“人行臺階”(只有臺階,路旁沒有坡道)。北側的坡度較緩,中間為較矮臺階,兩側為自行車坡道的“人車混合臺階”。經測量,高臺階的高度為12cm,寬度為30cm;“人車混合臺階”的高度為8cm,寬度30cm。 記者先體驗了“人行臺階”,發現走在臺階上,能保持平穩的步伐,節奏良好,每一步都能結實地踩在臺階中間,沒有別扭的感覺。而當記者走在“人車混合臺階”上時,就陷入了市民所說的“邁一臺階走,成了碎步,邁兩臺階走,又夠不著”的窘迫,一次走兩個臺階的時候,經常是腳掌落在臺階上,腳后跟落到空處。下臺階的時候,則變成腳掌落到空處,腳后跟踩到臺階上,步伐不穩,如果不注意的話,整個腳就會落到空處。而一些推車路過的市民表示,這樣的臺階高度,對推車過天橋來說,還是比較方便的。 網友建議:多設計復合式天橋 據了解,在福州城區,同時擁有“人行臺階”和“人車混合臺階”的“復合式天橋”有省體天橋、屏北天橋等,數量較少。而“單一式”臺階的天橋有屏東天橋、樹兜天橋、西門兜天橋等,數量較多,分布較廣。 有網友提出,臺階太矮是一個問題,而臺階的寬度也會影響到走路的舒適度。 記者測量了屏東天橋的臺階寬度,為36cm。 “設計標準應該是有一個范圍,設計者可以在標準范圍內,盡量滿足大家的需求。”網友@運敏不愛吃玉米在微博留言說,省體旁的這類復合式天橋,能滿足多方需求,希望設計者在設計時更加注意人性化。 部門:今后設計將更人性化 “根據《城市人行天橋與人行地道技術規范》的規定,人行天橋的臺階高度不宜大于15cm,寬度不宜小于30cm。”福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相關人士接受海都記者采訪時說,設計臺階的時候,考慮天橋經常會有自行車來往,因此,臺階的寬度一般取最小值(30cm),然后按照25%的坡度確定高度標準(7.5cm),這樣較緩的坡度,有利于自行車通行。“此外,照顧弱勢群體以及管線等也是影響臺階高度的因素。老人和小孩走著問題不大,年輕人走在上面就會覺得不適應。” 對于臺階的寬度,該人士說,臺階設計寬度一般是30cm。屏東天橋36cm的臺階寬度,確實過大。“一般人一步大約是50cm,兩個臺階的話就是72cm,這樣就需要多邁半步。” 按照相關規范,天橋的臺階坡度比(即高度與寬度比)應該在1∶4—1∶2之間。而根據記者測算的幾個天橋數據,屏東天橋坡度比為1∶5.1,西門兜天橋坡度比為1∶5.4,均低于該標準。該人士承認,部分天橋的臺階高度確實偏矮,今后將更多地考慮人性化設計,滿足不同市民需求。 ? |
相關閱讀:
- [ 01-21]福州多處天橋臺階如"雪片糕" 走著別扭|廈門東孚:制假煙窩點藏身養鴿場
- [ 01-21]福州多處天橋臺階如“雪片糕” 走著別扭(組圖)
- [ 12-25]福州五一路、五四路沿線地道天橋 擺攤亂象依舊
- [ 11-29]福州金屏人行天橋下周三封閉施工一天
- [ 11-12]福州屏東天橋翻新又全封閉施工 半小時137人跨欄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