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且有"糕餅漸漸難尋 給人帶來"老福州"的味道
2014-12-11 07:31:19? ?來源:東南快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施玉英與老伴肖依伯向記者介紹“美且有”糕點,聊起“老福州”們對這些糕餅的青睞 它是老福州的舌尖記憶年輕人的鼓勵讓經營者堅守著 “雖然因為拆遷,小店從下杭路遷到了隆平路,但只要離中亭街不遠,老顧客們就永遠會找得到。像湖前小區的張依伯,溫泉公園的老奶奶這樣“懂味”的老福州人,還有很多。”施玉英和老伴肖依伯,對賣了大半輩子的糕餅有獨特的情懷,想一直堅持把糕餅店開下去。除了擔心這個老字號的小店一旦歇業,很多老人吃不到他們吃慣的糕餅外,讓他們堅守下來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福州本土青年的鼓勵和支持。二老稱,他們覺得后者給了他們更多堅守的力量。 “經常有年輕人來我們店里,一下買走很多糕餅,他們都是特意來買給祖輩們的。也有年輕小伙,說是來買童年味道的。”施玉英笑道。她覺得,年輕人也愛“美且有”,無論是出于孝心,還是想找回童心,都讓她賣出的糕餅,不僅僅只是糕餅了。 一些熱心的本土網友,也會拿出手機給二老看微博、微信上,人們無意中發現糕餅店后的欣喜和感嘆。 “尋味老福州,讓你念念不忘的兒時回憶。福州最老的‘美且有’糕餅鋪,中秋就應該吃傳統禮餅……這些是老福州的舌尖記憶??!” “‘美且有’是當年的國企。簡陋的鋪面,陳設著簡樸包裝的傳統糕餅點心……買了兩塊豬油糕、金錢餅,好多年沒有吃到了。想起當年饞人的豬油糕兩毛錢一塊,那時的兩毛錢,可是當年一家人的飯錢!” 如今,那些散布在網絡上的碎句,也成了二老“餅香不怕巷子深”的免費廣告。 |
相關閱讀:
- [ 11-20]“老福州”尋到塵封半世紀的“請用國貨”石碑
- [ 10-21]老福州舊影集記錄英國女人與三坊七巷百年情緣
- [ 08-22]老福州傳統鯉魚餅再現三坊七巷
- [ 08-08]火銃曾是老福州救火“利器” 放銃響聲提示火情
- [ 06-03]"老福州"街頭送午時茶 年輕人體驗舊時端午的"味道"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