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且有"糕餅漸漸難尋 給人帶來"老福州"的味道
2014-12-11 07:31:19? ?來源:東南快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美且有”還是國企時,施玉英(右)與同事在門店零售柜臺合影 □東快記者寇思琴文/圖 “還記得豬油糕、雪片糕嗎?“美且有”糕餅店,是許多老福州心中,好吃點心的代名詞,始建于清朝咸豐年間,現如今福州城“美且有”糕餅店已不多了。原來下杭路“美且有”老店,拆遷后已搬到隆平路46號。”兩天前,一位福州小伙,在微博上這樣感慨道。 不過,不僅僅是年輕人提到它會有這般懷念。一些老福州人,甚至轉大半個福州城去“追味”。70多歲的張依伯,每隔半個月,就會從市直湖前小區,往隆平路46號跑一趟,買他喜歡的咸南炒米和杏仁酥。而住在溫泉公園附近的一位70多歲的老奶奶,每隔三四天,總要打個電話到隆平路46號,問店主,新鮮的豬油糕有沒有。 “美且有”糕餅為什么讓人念念不忘呢?又是誰在經營著這老字號呢?今天,東南快報記者就帶你去一探究竟。 150多歲的老字號糕餅味道不錯價格也很實在 位于臺江區隆平路46號的“美且有”糕餅店,如今由63歲的施玉英老人以及她的老伴肖依伯經營著。每天一大早,他們就會從晉安區東山新苑,坐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趕到店里8點準時開門。 福州“美且有”糕餅廠,始建于清朝咸豐年間(1861年),店面最初設在如今的東街口,前店后廠;后在商客云集的臺江,開設分店。1997年,中亭街店面關門。算起來,這老字號糕餅,已經有150多年的歷史了。 早在上個世紀80年代,施玉英就開始在中亭街“美且有”糕餅的零售門店里當營業員。糕餅廠原是國有企業,經過數次體制改革后,店面都關門了,但施玉英卻把自己“營業員”的身份做到了現在。 她說,“公家沒有了,我就自己開店,反正要讓喜歡這些糕餅的人繼續吃到它。” 如今20平方米左右的糕餅店,專賣“美且有”,施玉英堅守得很知足。老街拆遷,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熱鬧,把店開在這條老街上,離家又遠,每天從家到店,要坐一個多小時的公交車。但施玉英和肖依伯說,“沒辦法!賣它,只有在這條街上才賣得動。到別處賣,它太不起眼了。” 肖依伯嘆息,“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到洋氣的糕點店,買那些包裝漂亮的糕餅,這些老糕餅,只有懂它的人才買。” 記者買了幾塊施玉英推薦的糕餅,挨個嘗了嘗。嘿,還別說,這些包裝看上去其貌不揚的糕餅,無論咸、甜,都非常酥脆,啃完還口齒留香。吃了三四樣,沒有一點油膩的感覺。 和許多傳統小吃一樣,“美且有”糕餅便宜,店里最貴的是“萬字糕”,5.5元一個,最便宜的香蕉餅只有1.2元一個,多年來沒漲價。為了節省成本,店里沒有裝潢,柜臺玻璃破裂,就用膠帶貼好,柜臺上有一臺老式鐵秤。 |
相關閱讀:
- [ 11-20]“老福州”尋到塵封半世紀的“請用國貨”石碑
- [ 10-21]老福州舊影集記錄英國女人與三坊七巷百年情緣
- [ 08-22]老福州傳統鯉魚餅再現三坊七巷
- [ 08-08]火銃曾是老福州救火“利器” 放銃響聲提示火情
- [ 06-03]"老福州"街頭送午時茶 年輕人體驗舊時端午的"味道"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