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七成老字號面臨消亡 業內人士:應擦亮各自品牌
2014-10-30 10:17:36?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后繼乏人是發展瓶頸 福州老字號傳承發展目前不容樂觀。鄭禮水介紹,以肉燕、肉松、魚丸等傳統手工藝為代表的作坊式老字號,經營利潤低,一代師傅傳授一茬學徒,憑的是對傳統手藝的堅守和摯愛;而像福州人記憶中響當當的“鄭興利剪刀”等老字號產品,已經淡出人們的記憶。 老字號獨特魅力在傳統手工藝,而手藝傳承發展的載體在“手藝人”。據記者調查,目前,依靠傳統手工藝經營的福州老字號大多面臨著后繼乏人的窘境。同利肉燕第四代傳承人陳君凡道出了其中的苦衷——最大的問題是招學徒難,現在年輕人大多不愿意從事起早摸黑高強度的體力勞動,掙得少,太勞累。“一個月兩三千元的工資,僅夠一個人糊口,因此不少學徒寧可轉行去開出租車、當保安,也不愿學手藝。” 業內人士認為,要留住學徒,關鍵在于把企業的規模做大。以同利肉燕為例,品牌早已盛名遠播,外地游客和本地市民的需求量很大,而僅僅依靠師傅、學徒手工生產的量遠遠不能滿足市場需要。 |
相關閱讀:
- [ 11-16]福州肉燕老鋪掌門下戰書 “我的目標是上市”
- [ 03-15]民俗專家方炳桂:福州肉燕“根”在浦城
- [ 12-02]福州肉燕登上《天天向上》舞臺 獲得主持人好評
- [ 09-17]30多位詩人齊聚一堂 以“福州肉燕”為主題作詩
- [ 09-12]“閩臺十大鄉村美食”揭曉 福州肉燕等小吃上榜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