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師傅介紹,商務總會舊址在民國時期更換的門,與原本清代時期的門存在差別
□東快記者盧錦花潘懷東/文 劉朔/圖
修繕一面古墻,為何即使只弄斷一根蘆葦稈就要重新編?福州傳統老手藝是怎樣運用于文保建筑上的?一些消失的技藝又需哪種方式替代?
昨日,本報關于福州上下杭文物修繕工程的報道引起讀者們的討論,大家在關注古建筑修繕進度的同時,對傳統老手藝更是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為此,東南快報記者找到了四代都從事木工的老匠陳振和,以及三坊七巷建筑技術專家陳木霖對此進行了一番詳細地解讀。
老木匠展示老手藝細微之處
純手工拋光、巧手刻出荷西線……
“我父親和爺爺都是干這行的,天天和木頭打交道?!?8歲的陳振和師傅笑著說,他們四代都做木工,他從小就認為自己該是個木匠。
“拋光、雕刻、做竹釘……這些手藝都是父親手把手教我的?!标悗煾祷貞?,一開始他是為別人蓋房子,到上世紀90年代之后他便開始修繕老建筑,之后還曾負責修復三坊七巷。
“修復這些老建筑,不止是材料要和原先的保持一致,更要用老的手藝。”說到這時,陳師傅也嚴肅了起來。
陳師傅介紹,這次福州商務總會舊址的修繕過程中,所有木材的拋光,都是用傳統手藝——手工進行,“用機器加工的木頭上總會起點小波浪,只有用手工拋光,才能保證木材表面光滑平整?!薄?/p>
陳師傅指著木柱子上的線條說,“還有木材上的這些線條,叫做荷西線,也是老手藝的做法,如果用機器來制作的話,沒有辦法做得這么細膩?!?/p>
在老建筑中工作了20來年,陳師傅懂得也遠不止木工的部分,陳師傅指著一面高約3米的風火墻說,這面墻主要材料是夯土,制作麻煩,手法幾乎失傳了?,F在修補風火墻多數只能用磚塊替代。
至于古建筑的排水,陳師傅說,“主要是通過天井的溝渠來排水,這點在修繕過程中我們會與過去保持一致?!?/p>
陳師傅說,古代的建筑有大量的雕梁畫棟,屋頂上面也有非常紛繁的泥雕。為此,在修復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做到絕對耐心和細心,因為古建筑都是泥土、木頭結構,和水泥鋼筋結構的受力完全不同,在復原這些結構的時候,來不得半點粗心。

修繕一新的商務總會舊址八角亭內部
建筑技術專家還原搭建細節
制作草泥灰 稻草需與泥土攪拌發酵
作為上下杭首批修復的福州商務總會舊址,刷墻用的是蘆葦稈、稻草、草泥灰等的混合物。
對此三坊七巷建筑技術專家陳木霖表示,其實從明代開始,福建的古建筑就多用草泥灰刷墻,材料就是稻草、黃泥和灰。之所以選用這些材料,首先是取材容易,其次是環保又經濟?,F在,因為材料不純、部分老工藝失傳,以及工期和場所等因素的限制,修復古建筑用的草泥灰工序可就沒那么復雜了。
陳木霖回憶,以前所用的稻草都是需要浸泡的,冬季和夏季浸泡的時間各不同。福州的古建筑多用的是早稻,它的桿比較短且嫩,所以拉伸并不是那么好。而山區古建筑多選用晚稻草,它生長慢,韌性比較好。以夏天為例,師傅收集到的稻草需要與泥土攪拌在一起發酵半個月,其中福州地區的建筑選用殼灰發酵,而山區多為石灰發酵,這樣配出來的材料強度好。
即使現如今的工藝沒那么復雜,但用蘆葦稈和木材在墻體上編出“骨架”時,要求也很高。師傅在修復的過程中,若不小心弄斷一根蘆葦稈就得重新編。“因為蘆葦的彎曲度不夠,斷了就得重編,起拉結作用,可令墻體更結實點?!标惸玖卣f,倘若蘆葦不好找,現在一些古建筑的修繕會選擇小竹子替代,這樣做出來的墻體也會更牢固。

商務總會舊址內精美的雕花
桐油浸泡熬煮過的竹釘幾百年不腐朽
“其實,我們的老前輩是非常有建筑智慧的,一些古建筑的墻體經過幾百年都保存得很好。它們中多數墻體用的是夯土技術,先把兩塊木板架好,中間填充混合了糯米、糖水等的紅泥。這樣的墻體現在用鐵釘都很難釘進去?!标惸玖亟榻B說。
令陳木霖嘆服的是,古代人雖然沒有發達技術造房子,但很多古代工藝仍然讓房子堅固結實,現代人都望塵莫及。比如,有些復雜的榫木結構,不使用任何的釘子連接,依然很牢固;古人用的是用桐油長期浸泡、熬煮過的竹釘,幾百年都不會腐朽、蟲蛀。
“明代之后,建筑常用竹釘來固定柱子,這樣不容易生銹,可以使柱子更加牢固。”陳木霖介紹,福州商務總會舊址里面也用了不少的竹釘,這次修復過程中,他們都依葫蘆畫瓢,原本用竹釘的地方也清一色地使用竹釘固定。
“修復一座老建筑,最大的難處莫過于要復原原有的結構?!标惸玖乇硎?,在修復之前要做非常具體的工作:對建筑的各個角落進行拍照、錄像,如果某個角落的結構遺失了,甚至還要找人進行回憶,然后再分析。

初步修繕后的斗拱已將原本腐爛、蟲蛀的木結構按照原本形狀換新
瓦片制作工序中 需要牛來踩爛白泥土
那么,老建筑用的瓦片是不是也是特制的?
陳木霖說,以前福州古建筑用的瓦片,是要先找田間的白泥土,找好后將牛的眼睛遮住,繞圈將泥土踩爛,這樣確保材料的硬實。隨后,師傅要找來木頭雜子,將泥土倒入刮平做成膜,一般長度在30厘米。隨后還要在上面倒粉并重復之前的工序,確保泥土的干濕度和黏度。
現在的瓦片制作工序則較簡單,一般福州古建筑多用的是青瓦,而莆田地區多用紅瓦。不過,青瓦比紅瓦使用的期限更長,因為紅瓦容易分化,而青瓦干性更耐用。
除了瓦片外,一些古名居還用到生漆,它成本高,質量好,它也用于脫胎漆器中。古建筑中,燈竿、燈籠底座以及屏門等會用到油漆。此次福州上下杭文物修繕工程會不會使用油漆目前還待定。
“一座古建筑,有自己的生命特征的。有些物體,不管經過多少年,如何破損,都不能動半分。它就好像一座老房子的胎記一樣?!标惸玖亟榻B,了解一座老房子的“標記”,也是修復古建筑必須了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