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濱西大道130號歷史建筑番錢局內部已經被拆(網友攝)
東南網8月31日訊(海峽都市報)承載著上下杭商貿繁榮的“十里洋場”的蒼霞片區,現在正遭遇一場拆遷危機。8月29日、30日,連續兩日,海都記者多次走訪蒼霞片區,發現原本應該保護的歷史建筑、風貌建筑,多處被拆毀或正在拆除。本報報道之后,引起社會各界和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
歷史建筑被拆毀的,已無法挽回,而從中拆下的各種建筑構件,不少不知所終,報道之后,很多市民關心的是:歷史建筑被毀,誰該為此擔責?昨日,就此,記者再度采訪臺江區政府,臺江區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如果認定拆遷確實存在問題,歷史建筑有受損,他們愿意承擔相關責任。
省文物局專家:歷史建筑要保護
據了解,根據市政府的要求,臺江區已立即暫停拆舊工作,并要求福州市規劃局、文物局、三坊七巷管委會抽調人手進駐現場,成立保護小組,重新對轄區內的老建筑進行核查。
昨日下午,省文物局專家也前往該片區內進行實地踏勘,就該轄區內的文物保護單位、文物點、歷史建筑等各類文化遺產重新進行調查。參與調查的一名專家告訴記者,《海峽都市報》報道之后,省文化廳、省文物局領導很重視,雖然報道中指出的問題是歷史建筑被拆,但是這一次檢查,也將檢查轄區內文物的保存情況。
該專家告知,文物部門所管轄的主要是文物單位保護情況。其實,對于列入歷史建筑名錄的,雖然不屬于文物部門管理,但是按照現在的法律法規也要保護。住建部有專門就歷史建筑發相關文件進行解讀,要求各地“加強優秀近現代歷史建筑保護”。而省內也有法律法規要求保護。
“對待歷史建筑的態度其實很明朗,就是保護。”該專家說,在規劃中,這些內容都有體現。

上下杭給新老居民留下太多美好的回憶
臺江區:建筑有價值部件 有遺失將全力追回
昨日,本報再度采訪臺江區政府有關負責人。臺江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表示,在蒼霞地塊征遷過程中,他們對于文物點和歷史建筑的保護,還是做了一些工作。比如在每個文物點,他們都安排了安保人員進行看守。但對于多處歷史建筑被拆,該負責人給出的說法是,臺江區至今還沒有收到明確的歷史建筑保護名單,相關情況還在調查核實中。
對于多處歷史風貌建筑被拆,具體是什么原因,哪些環節造成,該負責人不愿再多談。他只是表示,規劃等相關部門可以對蒼霞地塊的拆遷工作進行調查,如果認定拆遷確實存在問題,歷史建筑有受損,他們愿意承擔相關責任。如果涉及違法犯罪行為,也愿意配合公安機關進行調查。
此外,該負責人表示,對于該片區建筑內有價值的部件,三坊七巷管委會方面都有拍照存證,如果有出現遺失的情況,他們將會全力追回。

老建筑是活的城市歷史
市民網友:歷史建筑被拆應建責任追究制
近日,上下杭蒼霞片區歷史建筑被拆,經本報報道后,成為不少市民和網友熱議的話題。不少讀者致電本報熱線968111、網友在網上留言,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所有的老街巷,都是有故事的,都是歷史,都是福州地方文化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網友耐磨說,很多老福州都知道,蒼霞這一帶就是原來上下杭的“CBD”,匯聚了當時福州城最好的飯店、娛樂場所、照相館,以及各大商行。
熱心讀者楊先生致電本報968111,他說,老福州的風貌拆了就消失了。老福州可以考證和引以為豪的建筑群越來越少,政府對待要更加慎重。
“從小到大生活在福州這個城市,喜歡巷子里的大厝、磚樓,很有韻味。”網友彬彬說,去過的國內很多地方都是現代化的假古董。為什么一定要拆掉舊的,把活生生的文明毀于一旦。以后我們可能留給下一代的歷史,就是這座鋼筋水泥的現代化附加假古董的文明。
熱心市民宋女士說,出現此類歷史性建筑被拆事件太悲哀了。建議追究相關部門不作為責任;對違規拆遷單位領導堅決予以問責,違法者該追究刑事責任的追究刑事責任;加強社會監督,對這些違規單位且態度惡劣的進行曝光、追究并從重處理!
□專家訪談
周維崇 臺灣大學建筑與城鄉研究發展基金會資深規劃設計師
歷史建筑是寶貴的 不可再生資源
記者了解到,周維崇教授今年剛被聘為閩安歷史文化名村保護總顧問,將臺灣對歷史遺產的經驗引入福州。
臺灣本地的老建筑是如何保護的?
“臺灣對老建筑也是根據實際情況劃定文物古跡和歷史建筑、街區等類型。”周維崇教授說,要劃定保護范圍,制定嚴格控制區和環境協調區。除了維護外不得改變原狀,要保證歷史信息安全傳承,市民集體記憶不會被抹煞。
周教授說,臺灣未來發展定位是無煙化的科技產業及旅游觀光產業,所以城市歷史建筑與歷史街區成為寶貴的不可再生資源。通過數十年的努力,臺灣官方與民間團體形成了這樣一個共識:歷史遺產是一定要保護的,但不是簡單的保護,要在保護的基礎上加以利用。
他介紹,臺灣有規定,新建建筑必須與歷史建筑協調,并控制其高度、體量、結構、色彩、建筑風格與使用性質等,可以通過特定專用區城市設計準則來保證。
“這幾天也在網絡上看到了老建筑被損毀的消息,這些都是很寶貴的遺產,希望能完整地保留。”周維崇教授說。
□他山之石
武漢自1993年起,武漢共公布209處優秀歷史建筑,今年該市頒發首批20處優秀歷史建筑“保護圖則”,以圖文并茂的圖則,詳細留下了這些建筑的原貌,并明確了其建筑產權人和使用人,以及保護和使用的具體標準。
杭州 2013年,《杭州市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建筑保護條例》正式實施,為歷史建筑的保護撐起一把保護傘。
該《條例》中針對處罰,破壞歷史建筑最高可罰款10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