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泰縣梧桐鎮圳南村,燒秸稈污染環境
東南網10月14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陳恭璋 夏雨晴 肖春道 文/圖)
關注理由 國慶長假后,我國華北地區遭遇嚴重重霾,其中重要原因,就是大面積焚燒秸稈。而在福州,亂燒秸稈的情況同樣存在。上周五開始,海都報持續曝光亂燒秸稈現象,并報道燒秸稈“四宗罪”,引發廣泛認同。昨日,《人民日報》也在頭版刊發《農民盼望“秸稈還田”》,關注燒秸稈亂象。
焚燒秸稈污染空氣,已是不爭的事實,這樣的陋習如何根治?長樂曾推出幾項舉措試圖解決此難題,但目前卻都陷入困局。為此,農戶和基層部門都期盼,政府能及時介入引導,鼓勵農戶改掉陋習,變焚燒為主動收集利用。
讀者反映 市區也有人燒秸稈
今日,不少市民致電本報熱線95060,反映福州市區的亂燒秸稈現象。
前日,市民陳先生報料,他家住在倉山區上三路牛眠山巷附近,在巷子后的部分農田中,前段時間一直有村民在燒秸稈,“烏煙瘴氣,空氣里彌漫著一股難聞的味道。之前也沒有特別在意,看了海都報后才意識到問題很嚴重?!标愊壬f道。
昨日,記者到該處查看,沒有發現正在燒的秸稈堆,但附近村民證實,前段時間的確有人燒過秸稈等。村民表示,這些秸稈不都是附近農田里的,還有些是村民特地收集來燒的,“燒了之后,可以用來肥土?!贝迕駛冞€表示,以后看到這樣的現象,會主動制止。
環保部門 燒秸稈可罰款但執法難
對于市區燒秸稈的現象,市環保局環境監測站負責人余先生表示,焚燒秸稈會產生大量煙霧和可吸入顆粒物,造成空氣能見度下降,極大推高了PM2.5和PM10,“尤其是在污染物不易擴散的天氣,顆粒物很容易積壓在空氣中,嚴重影響空氣質量?!?/p>
市環保局監察支隊的葉副支隊長告訴記者,對于秋季焚燒秸稈的情況,市環保局一直都十分關注。葉副支隊長表示,秸稈、樹枝雖然不算垃圾,但也不允許隨意焚燒,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的相關條例,可以處以200元以下的罰款。“但是由于福州的農田都比較分散,焚燒點又在鄉村,環保部門直接執法存在難度,多是依靠當地的政府監督查處。”

因本地秸稈無人收集,長樂蘑菇場只能從外地高價購買打包好的秸稈
他山之石
安徽:秸稈編草繩農戶年增收10萬元
目前正值水稻收割時節,安徽省肥西縣花崗鎮蔡沖村300多戶村民忙著利用水稻秸稈加工草繩、草簾等稻草制品。據悉,近年來,蔡沖村通過成立合作社,鼓勵村民將水稻秸稈變廢為寶進行再加工。目前,該村生產的草繩、草簾等稻草制品銷往全國各地,用于園林及包裝行業。蔡沖村平均每戶每年靠秸稈再加工可收益10萬余元。(新華社)
山東:政府因勢利導上萬農民編制秸稈
秋收時節,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農民把收獲的水稻、玉米皮等秸稈晾曬消毒后編制成精美的草編工藝品。當地政府因勢利導,協調農商行資金扶持創辦了草編合作社,通過網商、微博等渠道發布供求信息。目前,全縣有10多個專業村上萬名農民從事農作物秸稈編制業,年編織出口秸稈工藝品100多萬件(套),消化農作物秸稈4000多萬公斤。(新華社)
記者調查
長樂蘑菇種植戶 高價購外地秸稈
據了解,福州長樂羅聯鄉三山村內,有一個蘑菇種植基地,秸稈是培植蘑菇的主要原料。但近幾年,這個基地被迫“棄用”本地秸稈,只能高價從外省購買秸稈。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昨日下午,記者趕赴羅聯鄉三山村蘑菇培植基地,只見空地上鋪著大片秸稈,一旁還堆放著一捆捆打包整齊的秸稈。種植戶說,一捆秸稈約300多斤,必須有專門打包機打包,是從江蘇高價購買的,每捆100元。像這樣的秸稈,他們村每年的需求在1600噸左右,可以解決4000畝水稻田的秸稈利用問題。
三山村主任陳炎江告訴記者,過去,福州本地秸稈是個寶,每年收獲季節,他們都要到福州的水稻種植地去收購。但是幾年前,他們就不得不從江蘇、浙江一帶花高價購買秸稈了。
對此,陳炎江解釋,外地秸稈因運輸費,價格肯定更高,但他們寧愿高價購買,“因為福州本地的耕地分散,農民不愿意收集秸稈,更不愿意送貨上門。而且,福州沒有專門的公司做打包工作,就算有農民送來秸稈,也都是零散的,不好用?!?/p>
陳炎江說,江浙一帶農戶收集秸稈后,會運輸到打包站打包成捆,賣給中間商,他們向中間商購買,可以直接送到村里來。

十月十一日,在哈同公路沿線的農田中,焚燒的秸稈冒出濃煙
農民積極性低 推廣腐化劑難
記者從長樂農業部門獲悉,目前,國家在部分地區推廣腐化劑,用于分解秸稈,腐化劑由政府統一采購,然后分發給農民。目前,長樂是福州唯一一個實施該舉措的地區。
昨日,長樂農業部門一業務科室負責人介紹,2010年,長樂就開始推廣使用腐化劑分解秸稈。腐化劑的使用方式是,在收割完后,農民將腐化劑散入耕地,秸稈就會在10天內分解,而且不會破壞土壤結構。目前,長樂耕地面積約16萬畝,其中8萬畝集中成片的已經完成腐化劑推廣,大面積焚燒秸稈現象基本得到遏制,但剩余的8萬畝則是零散分布的,尚未完成推廣,仍有焚燒秸稈現象。
該負責人說,目前,該舉措的推廣存在一些問題,首先,腐化劑的補貼在逐年下降。其次,國家只提供腐化劑,卻沒有給農民提供資金補助,“使用腐化劑,需要農民在收割完后繼續回到田地作業,農民的積極性不高?!?/p>
秸稈如何處理?農戶盼政府補貼
對于目前禁止焚燒秸稈、推廣秸稈綜合利用存在的問題,環保人士坦言,焚燒秸稈是傳統農業遺留下來的陋習,單純依靠行政手段是無法杜絕的,必須通過政府的引導,讓農戶主動介入秸稈“消化”。
例如三山村的蘑菇種植戶說,如果本地秸稈有專門的企業收集、打包、送貨,他們肯定愿意購買,但目前,福州并沒有這樣的企業。究其原因,是耕地分散,秸稈收集成本高,公司難以贏利。因此,政府應當介入引導。比如,一臺打包機十幾萬元,農民肯定不愿意自行購買,政府若是能在一些耕地集中區域配備,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對農民進行財政補貼,引導他們變焚燒為主動收集,還能利用秸稈增加一定的收入。
對于腐化劑的推廣,環保人士認為,政府的鼓勵同樣重要,“若是能對使用腐化劑的農戶進行補貼,還有誰會去燒秸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