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泰縣梧桐鎮圳南村,記者勸說村民將燃燒的秸稈撲滅 東南網10月12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陳恭璋 夏雨晴 練仁福 肖春道 文/圖) 眼下,華北地區正深陷重霾圍城的困局,環保部門認為,北方地區進入秋收時節,集中焚燒秸稈是本次重污染形成、加重的關鍵因素。記者走訪福州周邊地區調查發現,水稻等作物正值秋收,亂燒秸稈現象頻現,一時間硝煙四起(詳見:亂焚燒秸稈 福州周邊“硝煙四起”)。 海都報關注亂燒秸稈的報道,引發市民、環保部門人士及多位全國人大代表的關注。不少市民致電本報表示,焚燒秸稈是為來年耕種補充肥力,以前在農村十分常見,但方式太過傳統,現集中、大面積焚燒,已嚴重污染環境,威脅人體健康,屬陋習;長樂市環保局負責人,還專門將海都報報道打印出來,向村民宣傳。同時,多位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也呼吁,要擯棄亂燒秸稈的陋習,共護藍天。 “不禁燒秸稈,難保榕城藍天” 昨日,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地都籠罩在霧霾之中,福州卻秋高氣爽,各個環境空氣質量檢測點的數據都顯示,福州昨空氣為一級優。微博、微信上,不少網友曬起了福州藍天,并調侃是給北京的朋友看的。網友“風雨中伴你行”在微博上發的一組福州五四北藍天白云組圖,得到了近百條的轉發,網友紛紛評論。 面對福州的質優天氣,昨多名讀者致電95060,表達了“居安思危”的想法,表示不禁止亂燒秸稈,福州藍天難保。許先生說,他老家就在閩侯的鄉村,秋收季節焚燒秸稈幾乎是大家的慣例,村民們都覺得這是必要的流程。“但我一直覺得這種做法很危險,秋季這么干燥,旁邊又有很多樹木,很容 易引發火災。”許先生說,“我覺得海都報這次的報道很好,這種傳統做法早就應該改進了,對空氣質量、對村民的健康都有好處。” 焚燒秸稈不僅破壞環境,還危害人體健康,影響交通安全,環保部多次強調各省要加強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工作,但農村地區依舊繼續選用焚燒的方式處理秸稈。秸稈里含有很多礦物質以及碳元素,燒完后的灰燼留在土壤里,能夠有效增加土壤的肥力,這在生產力不夠發達的過去,是促進來年莊稼生長的好方法。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科技進步,這種傳統的耕作方式已不適用。一位老農說:“焚燒秸稈產生的濃煙,嗆得人難以呼吸,肯定對人體有害。” |
相關閱讀:
- [ 10-11]亂焚燒秸稈 福州周邊“硝煙四起”(組圖)
- [ 08-11]8月燒秸稈“烽火”繞荔城 市民很苦惱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