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晚高峰,福飛路上的公交專用道,電動車扎堆,公交車被迫開到旁邊的普通車道上 東南網7月3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廖慶升 包華 文/圖) 關注理由 福州不少主干道都設置了公交專用道,在早晚交通高峰,供公共交通車輛專用。然而前兩天,一名公交司機卻向本報反映說,因為電動車占道,專用道上的車速根本快不起來,有時甚至被逼與普通車輛“爭道”。 記者調查發現,福州五一路、五四路、福飛路等城市主干道,都設有公交專用道,且上方設有探頭,其他機動車在每天的早上7:00—9:00、傍晚5:00—7:00限行時段,不敢闖入專用道,使得專用道比較通暢。但不少電動車卻“乘虛而入”,擠滿專用道,公交車反而更難行駛。而這些主干道上其實設有非機動車道。不少公交司機呼吁警方嚴查非機動車占道,把專用道還給公交車。 公交司機吐槽:有了專用道,車速反而更慢 李先生是福州9路公交車的司機。這條途經五四路、福飛路等多條城市繁忙主干道的公交線,每天的上座率都很高。2007年5月,五四路設置公交專用道后,李先生原以為車速可以快起來了,不料,只是嘗到了一點點甜頭,車速就快不起來了,有時甚至是不增反減。今年1月,在福飛路設置公交專用道后,也碰到了同樣的問題。 “電動車全跑到公交專用道上來了”,李先生說,由于專用道都有探頭監控著,普通小車一般不敢隨意開到專用道上,但以電動車為代表的非機動車,卻“無拘無束”,“電動車經常突然插進來,我們開車得保持十二分警惕”。 “我現在形容自己開車,就像在給氣球打氣。”91路公交司機陳先生表示,他最怕開福飛路這段,以前沒設公交專用道時,機動車道上走的基本是機動車,速度比較快,也相對守規矩。但現在,不少電動車騎到專用道上,“不但開得慢,我還得頻頻踩剎車和油門,像不像踩打氣筒?” 在五四路和五一路上,記者隨機采訪了51、52、2、K1等多條路線的10多位司機,幾乎所有司機都表示,專用道的設置,并沒有加快公交車行駛速度,除了車輛多造成的擁堵外,非機動車占用專用道,也是重要原因。 公交專用道上方,都標有公交車專用時段,并裝有探頭 記者調查:不少專用道擠滿非機動車 海都記者走訪福州多條設置了公交專用道的主干道,發現電動車占道現象非常普遍。 前日傍晚6時,國棉永輝門前的福飛南路,專用道上密密麻麻行駛著非機動車,其中多數是電動車,不少還是超標電摩。由于專用道被占,一輛正好行駛過來的91路公交車,不得不開到旁邊的機動車道,和普通轎車爭道。 記者隨后坐上這輛公交車,一直坐到小康佳園站下車,全程約3公里,由于非機動車占道太嚴重,這輛車只有一半的路程能行駛在專用道上,而且速度很緩慢,車上乘客焦急難耐。 昨日上午7時許,記者來到五四路和五一路交界處,也看見不少非機動車騎上公交專用道。由于這個路段限摩限超電,記者少有見到超標電摩。昨日傍晚,記者來到六一中路,也看見許多非機動車行駛在專用道上。 “那么空,沒車走,干嗎不過去,反正也沒人抓。”騎手朱先生說,上下班高峰,非機動車道很擁堵,而專用道相對較空,多數騎車人都會走專用道。他的看法,代表了不少受訪騎車人的意見。 市民呼吁:嚴罰占用公交專用道 記者從福州警方相關人士了解到,自2007年5月以來,福州已有10多條道路設置了公交專用道,對于違反規定駛入公交專用車道的其他機動車,將處罰款150元、扣3分,而且所有專用道上方都有裝探頭。這樣的處罰力度,不可謂不大,所以普通小車闖專用道的現象少之又少。 但非機動車占用專用道的現象,卻始終找不到好的辦法治理。首先,由于警力有限,在上下班高峰,多數一線警力都被派到十字路口指揮交通,導致沒有多少空余的警力來糾正非機動車違規;其次,在高峰期糾正非機動車的做法,容易引起交通堵塞;最后,多數騎車人覺得法不責眾,因此騎上公交專用道。 據悉,2010年4月6日公布實施的《福州市電動自行車管理辦法》規定,對闖入禁行道路的超標電動自行車、未注冊登記的電動自行車,可處以罰款50元;對于非禁行路段,不按道行駛的非機動車,則可處以罰款20元。 公交司機李先生建議,抓住一個罰一個,連罰一個星期,相信占用公交專用道的非機動車會大大減少。此外,不少公交乘客也呼吁警方嚴查,有乘客表示,因專用道被占,公交被迫減速,上班常遲到。 |
相關閱讀:
- [ 06-25]市民獻避堵“金點子” 設公交專用道按單雙號限行
- [ 01-21]福州公交專用道使用時間將延長 上下午各增半小時
- [ 12-09]公交專用道頻被“揩油” 專用道如何真專用
- [ 11-14]北京正在研究校車和單位班車走公交專用道問題
- [ 09-18]福州更新155輛國Ⅱ公交車 公交專用道有望形成網絡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