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當著女車主的面,扛起一袋玉米粒走了
東南網5月22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侯希辰 陳晉 毛朝青 文/圖)
關注理由
看著撒落在路面的玉米粒不斷被人拿走,上前阻止反被推拉,女車主只能放聲痛哭。昨日上午10點半,一輛滿載成袋玉米粒的大貨車,途經福州三環輔道鼓山鎮樟林村路段時,近2噸玉米粒撒落路面,遭不少路人哄搶。海都記者趕到現場采訪時,幫助車主勸阻這些哄搶玉米粒的人,有人竟扛起一大袋玉米粒,并嘲笑記者“撿不是偷,警察來了我也不怕”。
記者幫忙一起撿起玉米粒
女車主痛哭:“求求你們,別再拿了”
記者趕到現場看到,500多米長的道路上,散落著成堆的玉米粒,以及一袋袋裝好的玉米粒。一名過路男子搬起一袋,放在電動車上,騎車離去。
樟林村村口路面幾乎被玉米粒鋪滿,路邊站滿圍觀的人。一名中年男子拿著鐵鍬上前,鏟滿一桶玉米粒后,回到路邊,用麻袋裝好,放到旁邊一年輕男子騎的電動車上。隨后,年輕男子騎車而去,中年男子再次回來鏟玉米粒。路邊有人一邊嬉笑,一邊高聲說,“趕緊撿,撿了就快走!”
“求求你們,別再拿了?!币娪腥瞬粩嗫缸哂衩琢#慌由锨鞍?,可那幾個人無動于衷。女子放聲痛哭。
記者上前安慰她,女子說自己姓陳,40多歲,和丈夫跑長途運輸。昨日上午,夫妻倆開著大掛車,在馬尾運了約30噸、用編織袋裝好的玉米粒去南平,做什么他們也不清楚。車開到這里時,玉米粒掉了,她忙喊丈夫靠邊停車,“我往回跑,老公在原地守著車?!?/p>
這名男子想把整桶玉米??缸?,海都記者陳晉以身相擋,男子隨后很不情愿地把玉米粒倒回路面,走了。
哄搶者稱:“為什么要還,我是撿的”
陳大姐說,“好幾個騎電動車的人扛起路上整袋的玉米粒,放在車上就走?!辈粩嘤新啡思尤牒鍝屝辛?,“他們用桶裝,用塑料袋裝,用臉盆裝,拿了就走……”
陳大姐趕緊叫來經常幫他們修車的林師傅,開上皮卡車,一路撿玉米粒,并哀求哄搶者停手,可“有人講,憑什么證明這些玉米粒是你的,掉到路上,我們就可以撿”。陳大姐急得大哭,“去拉他們,結果他們推我和林師傅,差點把我們推倒?!标惔蠼阒缓脠缶贿吅土謳煾蹬c哄搶者“搶”玉米粒。
隨后,海都3名記者陪陳大姐來到路邊,去找剛才用鐵鍬鏟玉米粒的中年男子,他腳邊已堆著幾堆玉米粒。記者請他把玉米粒留下,中年男子操著外地口音說,“為什么要還給她,我是撿的。不偷不搶,警察來了我也不怕?!闭f著,男子拎起一桶玉米粒要走,記者力勸。幾番唇槍舌劍,男子暴怒,將玉米粒傾倒回路面,騎車離去。
女車主哭訴說,這趟原本只能賺一千多元,現在玉米粒被哄搶了三四千斤,要賠七八千元。
好心車主:撿了2袋玉米粒,一路找來
這時,福州遠洋派出所警察趕來,哄搶者四散而去,民警在現場警戒,“你們快撿,我們提醒過往車輛注意?!庇浾咭布尤霂兔Α<s半小時,大部分玉米粒被撿起,只有幾百斤。
記者和陳大姐回到大掛車前,她丈夫蹲在路邊發愁。夫妻倆講,可能是裝貨時繩子沒扎牢惹的。他們說,一袋玉米粒60公斤,要近200元,大概掉了三四十袋,只撿回幾百斤,“這樣一算,要賠七八千元,而我們跑一趟南平,只能掙1000來塊”。
正說著,一名男子開著皮卡車過來,車廂里裝著2袋玉米粒,“總算找到你們了。”這名周姓男子說,當時開車經過,看到路上好多人在哄搶,可那些人不聽勸,他只好撿起身邊的兩袋,一路找來。陳大姐連聲感謝,她說,2003年從湖北來福州搞運輸,“其實我們遇到的,還是好人多”。
昨日中午,夫妻倆重新捆好貨物。記者上前詢問是否需要幫助,夫妻倆搖搖頭,“他們在搶的時候,你們記者站出來攔他們,已經幫我們大忙了,謝謝你們。”他們向記者揮手道別后,再次起程。
大部分玉米粒被撿起,只有幾百斤。
□記者手記
用法律堵上這扇“破窗”
車禍發生后,路人哄搶貨物的新聞,一次次見諸報端。從哄搶者、旁觀者角度來看,拿走幾斤玉米粒,或是撿走幾罐飲料,最多是貪小便宜的個人“小節”問題,遠沒有達到觸犯法律的程度。事后,人們對哄搶事件,也多是進行道德上的譴責。可譴責聲中,依然有人“興高采烈”地去哄搶。
在道德無法約束的情況下,只能依靠法律的規范。福建遠東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葛遠強表示,我國刑法第268條明確規定,聚眾哄搶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有其他嚴重情節的,對首要分子和積極參加的,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處罰金;數額巨大或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在犯罪學上,有一個“破窗理論”,如果有人打壞一塊玻璃,又沒有及時修復,別人就可能受到某些暗示性的縱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路人哄搶事件,其實反映著這個理論,別人可以去拿,為什么我不能去拿?于是一擁而上哄搶。對于這扇“破窗”,只能用法律堵上。執法部門“勿以惡小而縱之”,只有對帶頭哄搶的人員嚴正警告乃至繩之以法,才能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也只有這樣,才能避免相同的一幕再次上演。
相關報道
40余袋玉米掉落公路被哄搶
事發東三環樟林附近,失主僅撿回5袋,好心人送回2袋,其余被搶光
玉米撒滿了東三環路樟林新苑小區附近的公路上
□東南快報記者陳雪芳陳騰健文/圖
昨日10時30分許,福州鼓山鎮樟林新苑小區門前東三環路段上,像是剛剛下了一場玉米雨,村民爭先恐后拿起簸箕和掃把,將順著路面傾瀉而下的玉米打掃進麻袋裝回自己家。
等到大掛車上玉米的主人陳大姐發現時,車子已經駛離到一公里之外的化工互通立交橋下,她慌忙打電話喊來朋友,找來皮卡車返回尋找自己掉落的玉米。在現場卻有人反問陳大姐,“憑什么說這玉米就是你的?”相比這種行為,一位連江哥的行為值得點贊,他撿到兩袋玉米后久等不到失主,在辦完事后仍悉數送回給失主。
失主陳大姐說,經過努力,她們撿回的玉米大約有5袋。警方稱,被哄搶的玉米單價太低無法立案。
意外掛車綁繩突斷裂 40余袋玉米沿路散落
昨日對湖北來的陳大姐來說,是她2003年到福州至今,覺得最痛心的日子。
這天一早,她和丈夫拉著裝滿700袋玉米的掛車,出發送往南平客戶手中,完成這筆單子,她可以凈掙千把元錢。不料在途經福州市東三環路輔道樟林新苑小區門前路段時,掛車上用于固定麻袋的捆綁繩突然斷裂,發生了意想不到的一幕:40多袋玉米滾下掛車,沿路撒了一地。
此時,樟林村村民盧先生正在樟林新苑小區門前和朋友聊天,聽見“嘭嘭”幾聲,掛車上的麻袋掉了下來,受到地面作用力之后,麻袋破開,金黃色的玉米順著三環斜坡向下傾瀉,鋪滿路面。他站在路邊揮手大喊:“喂!喂!”掛車疾馳而過,陳大姐夫婦并不知情。
據盧先生介紹,掉落下的玉米不下40袋,有的袋子完好,有的則破了,散了一地,沿路還在繼續掉,由于掛車并沒有停下來,便有村民上前扛起麻袋往家里搬。
“有人用塑料袋裝,也有人回家拿麻袋裝。”盧先生說,面對著路面上這些金燦燦的玉米,不少人都覺得“不要白不要”,甚至過路的也停下來抓一些回家。
此時,掛車已行駛至一公里之外,陳大姐夫婦終于從后視鏡里看到,后面的麻袋正不斷往下掉落。
失主僅撿回5袋 玉米單價太低警方無法立案損失
據陳大姐介紹,自己2003年來到福州,和丈夫兩人買了一輛掛車做運輸。這次接的單子,是700袋玉米,一袋120斤,從掛車上掉落在地的,估計有40多袋。自己成功撿回來的,估摸著有5麻袋的分量?!斑\輸費不說,肯定還得賠償客戶損失。”她說。
在樟林新苑小區門口,依然有多位村民從家里拿來工具,將地面上的玉米收集起來?!肮烙嬤@種玉米一斤也就幾毛錢,我就是拿回去喂鴿子?!睎|快記者從這些受訪者中了解到,他們撿玉米回去,多是用來喂養家禽。
鼓山派出所民警來到現場,表示由于玉米單價太低,警方無法立案,“但是如果在失主在的情況下還搶,就是偷盜,被抓到可以依法進行處理?!?/p>
不顧勸阻哄搶 邊搶邊說“今天運氣真好”
陳大姐掏出手機,打電話給一個在汽修廠上班的朋友,沒多久,這位朋友就開著一輛破舊皮卡車來了。他們循跡找到樟林新苑小區門口,不禁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被眾人哄搶后的東三環路上,玉米倒了一地,有車子經過,瞬間便被磨成玉米粉。
“有的人邊搶還邊說今天運氣真好,真是讓人氣不打一處來?!备岅惔蠼闵鷼獾氖牵吆爸按蠹規蛶兔?,這是我剛才掉落的麻袋,希望大家都別撿了”,一個摩托車手還裝作沒聽見,扛起一袋玉米就往摩托車上放,陳大姐見狀趕忙上前阻攔,誰知摩托車手還反問陳大姐:“你憑什么說這個麻袋是你的?我不是偷,不是搶,而是我在路上撿來的,誰撿到就是誰的?!标惔蠼銡獠贿^,就上前搶奪摩托車上的麻袋,并與摩托車手發生口角,爭搶過程中,對方動手打了陳大姐。
“你怎么搶東西還打人呢,我要報警!”陳大姐掏出手機要撥打110,對方騎上電動車便離開了,這時現場爭相搶奪的人散了一些。
東快記者到現場的時候,陳大姐正一個人拿著從村民家里借來的掃把和簸箕,將地面上的玉米裝進塑料袋里,發現袋子破了,干脆一股腦直接倒進皮卡車車廂里,可破敗的車廂底部有個洞,玉米嘩啦啦又漏到了路面上。開皮卡車的朋友從車上找了兩塊硬紙板,堵住了漏洞。
“算了,不要了!”陳大姐有些沮喪,將掃把和簸箕還給村民。
周先生將兩袋玉米送還
久等不到失主 辦完事后悉數送回
在化工互通立交橋下,陳大姐夫婦將撿回的玉米放上車,拿出備用遮布和麻繩,對貨物重新做了固定,準備離開時,一輛皮卡車駛來,緩緩停下。
“這兩個麻袋是你們丟的嗎?”一名約摸30歲的中年男子從一輛皮卡車上走下來,指著車后的兩個藍色麻袋問道。只見車上的兩個麻袋,其中一個已經破口,不少玉米散落在車斗上。
只撿回5袋玉米的陳大姐禁不住欣喜起來,連連道謝。
原來,中年男子姓周,早上途經樟林新苑,看見路上掉了很多麻袋,引來眾多路人哄搶,勸阻無效后,周先生便將兩個麻袋搬到自己的皮卡車上。在原地久久等不到失主,只好帶著玉米去辦自己的事情。
辦完事后,他循跡找到了陳大姐家的大掛車,將兩袋玉米原數奉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