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曾是海絲路上“世界茶港” 茶文化輸出日本
2014-05-07 15:54? 綦芬?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福州的特產茶葉,隨著“海上絲綢之路”走向世界 福州新聞網訊 市博物館館長、研究員張振玉5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福州產茶歷史悠久,茶葉資源豐富。隨著港口貿易的發展和海上絲綢之路的興盛,福州港成為中國主要的茶葉出口地。五口通商后,福州成為海上絲綢之路上馳名中外的‘世界茶港’。” 福州茶葉資源豐富 “福州產茶歷史悠久,茶葉資源豐富,制茶工藝先進。這些都為福州成為茶港奠定了基礎。”張振玉說。 福州產茶歷史悠久,唐代時福州的臘面茶已成貢茶。宋代《三山志》記載,唐元和年間,詔方山院僧懷惲說法,唐憲宗賜其茶喝,懷惲奏曰:“此茶不及方山茶佳。”方山在閩侯尚干鎮,方山茶即唐代陸羽《茶經》中提及的“福州生閩方山”的方山露芽茶。從唐代開始,歷代帝王都喜歡方山露芽茶,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將其與名茶顧渚紫筍并列。 1958年,考古人員在整治冶山時發現一塊唐代殘碑,正面為唐觀察推官馮審撰寫的《福州毬場山亭記》,背面有福州刺史裴次元補刻的《芳茗原》等五首詩。詩曰:“族茂滿東原,敷榮看朊朊。采擷得菁英,芬馨滌煩暑。何用訪蒙山,豈勞游顧渚。”說的是冶山東麓的原野是一片茶園,名優茶種葉肥芽嫩,在福州能喝上這樣的好茶,又何必跑到蒙山遠求,到顧渚產地受累呢?該詩為閩中現存最早的茶詩,是唐代福州產茶的重要物證。 產于鼓山的半巖茶(又稱柏巖茶)為唐代名茶,明清時走向鼎盛,《五雜俎》評論它為明朝茶之上品。福州是茉莉花茶的發祥地和主產區,宋代時已廣泛種植。福州的茉莉花種植和茶文化系統上月底獲評“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
相關閱讀:
- [ 05-05]莆田市委宣傳部:探討莆田與“海絲”關系
- [ 05-04]福州擬赴海外文物展出 展示千年“海絲”輝煌歷史
- [ 05-04]福州曾是全國絲綢紡織中心 系“海絲”重要始發港
- [ 05-02]福建推進旅游中心城市建設 打造“海絲”起點旅游
- [ 04-30]海絲發祥地 福州謀劃“一帶一路”戰略樞紐城市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