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捕鼠歸來,親鳥停在離巢10多米的樹上,確認沒有危險才回巢。讀者 陳永昌攝
陳永昌笑言,自己拍攝鳳頭鷹喂雛已是第三個年頭,他對它們的習性比較熟悉。但是4月20日時,他遇到了一個罕見現象,一只鳳頭鷹在喂食過程中將老鼠帶離巢。“長期住在游客量較大的烏山景區,鳳頭鷹已經不怎么怕人聲,但是在育雛階段它們會變得警覺,稍微劇烈的活動和聲音都會讓它們感覺不安,因此才會暫時離開。”
陳永昌說,拍攝鳳頭鷹的最佳時機是2月開始做窩到7月幼鳥離巢這段時間。幼鳥離巢后,原本的窩就會被閑置,此時要再捕捉鳳頭鷹的鏡頭就比較困難了。
攝影發燒友張林春說,這段時間他每天一大早就到烏山拍攝鳳頭鷹,下午4點多才回家。他說,鳳頭鷹一般單獨行動,只有“交接班”的時候才能看到兩只鳳頭鷹一起現身。這次他不僅看到了3只鳳頭鷹同時現身烏山,還用鏡頭捕捉了一對鳳頭鷹夫婦齊飛的照片。據他估計,烏山上可能有很多鳳頭鷹。
捕鼠歸來,親鳥停在離巢10多米的樹上,確認沒有危險才回巢。讀者 陳永昌攝
陳永昌笑言,自己拍攝鳳頭鷹喂雛已是第三個年頭,他對它們的習性比較熟悉。但是4月20日時,他遇到了一個罕見現象,一只鳳頭鷹在喂食過程中將老鼠帶離巢。“長期住在游客量較大的烏山景區,鳳頭鷹已經不怎么怕人聲,但是在育雛階段它們會變得警覺,稍微劇烈的活動和聲音都會讓它們感覺不安,因此才會暫時離開。”
陳永昌說,拍攝鳳頭鷹的最佳時機是2月開始做窩到7月幼鳥離巢這段時間。幼鳥離巢后,原本的窩就會被閑置,此時要再捕捉鳳頭鷹的鏡頭就比較困難了。
攝影發燒友張林春說,這段時間他每天一大早就到烏山拍攝鳳頭鷹,下午4點多才回家。他說,鳳頭鷹一般單獨行動,只有“交接班”的時候才能看到兩只鳳頭鷹一起現身。這次他不僅看到了3只鳳頭鷹同時現身烏山,還用鏡頭捕捉了一對鳳頭鷹夫婦齊飛的照片。據他估計,烏山上可能有很多鳳頭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