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友雄:一個人的造船廠
2014-02-24 09:55?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張海燕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 福州新聞網訊 19日,記者從羅源縣碧里鄉驅車沿海岸線盤旋近半小時,來到廩尾村周友雄手工造船廠時,52歲的周友雄早已在簡易廠房里忙得熱火朝天。 碧里沿海,家家打漁到戶戶養殖的變遷,使漁船的數量急劇縮減,原本一村一造船作坊的情景不再,許多手工造船師傅放棄了這份苦累又收入微薄的工作。可周友雄舍不下手藝,一堅持就是二十余載,開辦了羅源目前唯一一家手工造船廠。 站在滿地木屑里的周師傅一臉憨厚,他的手工造船廠已有22年,船只大多靠他一個人手工打造,除徒弟幫忙,逢繁忙時節還要臨時找幾個幫手。每年有百來艘大小漁船在這里修補或建造,船廠年收益能有四五十萬。 周師傅修造的家庭式普通漁船遠近聞名,從相鄰的漁村漁民到鄰縣慕名而來的客戶,讓他一年到頭都忙不過來。這些漁船最大的長約15米、寬約4米,他一個人要20余天才能完工;最小的只有5米長、1.5米寬,不到10天時間就能造成。“現在漁民生活條件好了,大多漁船使用10年后就不再翻修直接報廢了,要求造新船的訂單自然就多了起來。”周師傅說,他一年會造70余艘大大小小的漁船。 杉木、樟木、苧麻等原材料及手工葫蘆、電鋸等簡易工具,這些是周師傅造船修船的全部家當。漁船的平衡感、造型的流暢美等都靠周師傅的技術。說起造船,周師傅如數家珍:“先從船底部構架開始,釘底板、上橫梁、調平衡、釘船舷,穩扎穩打每一步都馬虎不得,拗頭尾造型最能顯示船的線條美了,接著連拱,一條船就成型了,最后將苧麻捻成末,填充木板間的所有縫隙,再給漁船上漆,這船就經久耐用了。” “周師傅手藝精,我家的三艘漁船都是他造的,輕巧又牢固,用得順手啊。”剛拉了一艘漁船來修理的鄰村漁民老游說,他的這艘漁船已經使用5年了,這次想把磨損的船沿修整一下。 干這行20多年了,什么樣的船周師傅都修過。有的船因為碰撞礁石或臺風侵襲,面目全非,他總能依著經驗和僅存的三兩根構架想象原有的形態,精心恢復。周師傅笑著聊起他見過的形形色色舊船,就像說起一個個老朋友一樣,“最難修的一艘,爛掉的是整個船底,用千斤頂支起來后,在船底蹲了十幾天”。 “造船的確辛苦,所以很多人改行了。”20年前,和周師傅一同出師的師兄弟中,只有他還執著本行,先后收過的十幾個徒弟也都另有發展。周師傅挺了挺因填充板間縫隙而彎曲許久的背,臉上依舊滿是笑意:“我還能再做幾年,把這批徒弟帶出師。這一帶都是漁村,家家戶戶養殖都離不開這樣的小漁船,要是到時他們愿意接管這家船廠,那就太好了。” (福州日報記者王元鍇通訊員陳雁真謝閩星) |
相關閱讀:
- [ 10-16]世界唯一核動力航母造船廠陷困境:捧金飯碗要飯
- [ 10-09]東南造船廠兩天兩船接踵下水
- [ 10-05]兩天兩艘海輪下水 東南造船廠訂單排至2016年
- [ 10-05]兩天內兩艘海輪下水 東南造船廠訂單排至2016年
- [ 09-05]深圳歡樂谷有望落戶倉山 馬尾造船廠將移至連江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