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籠換鳥 技術換代 空間換地 閩侯奏響轉型升級“三部曲”
東南網1月1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賴文忠 通訊員 陳宗興 洪見文) 去年,閩侯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85億元,同比增長13.5%,在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的位次從第91位躍升到第86位,在我省縣域經濟評價中再次躋身縣域經濟實力“十強縣”、經濟發展“十佳縣”。 “近年來,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形勢,我們組織實施了騰籠換鳥、技術換代、空間換地的‘三換’升級行動,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和水平,實現產業結構多元化,提高市場抗風險能力和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遍}侯縣委領導說。 騰籠換鳥,即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產出的產業,扶持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產業。 工業上,閩侯改變了原來汽車產業“獨行”的局面,汽車、機電、建材、工藝、食品、紡織“并駕齊驅”。去年,閩侯機電產業實現產值130億元,成為繼汽車之后的第二個百億元產業群。福建聯合動力集團,產品遠銷歐美70多個國家;福建乾達重型機械有限公司,研制出我省首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直徑6.28米盾構機;福建海源自動化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成長為全球產品門類最多、規模最大的液壓成型技術和裝備供應商之一…… 現代服務業,也異軍突起。閩侯著力發展現代物流業,規劃了青口、南通、上街、荊溪等四大物流產業發展片區;總部經濟初現端倪,海峽傳媒港、南嶼總部經濟區等一批項目落戶;近郊旅游業逐步形成“閩都文化、溫泉度假、自然山水、鄉村休閑”四大品牌。 技術換代,是轉型升級的驅動器。閩侯發揮大學新城區科技、人才優勢,高起點推進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去年,閩侯撥出4000萬元支持企業創新平臺建設、實施科技重大項目、進行科技基礎研究、建設企業技術中心等。該縣還與福州市有關部門聯手開發建設海西高新技術產業園、福州生物醫藥和機電產業園。目前,全縣擁有國家和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18家,企業建立院士工作站3個、專家工作站10個、博士后工作站14個,全縣高新技術產業年產值達325億元。 空間換地,就是高效集約利用工業用地,提高土地的單位產值,以畝產論英雄。 閩侯一方面嚴把新增工業用地項目準入,另一方面做大做強企業規模,著力推動規模工業發展。去年,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產值680億元,占全部工業總產值比重87.2%;產值超億元企業122家,比上年增加36家。此外,該縣不斷優化園區產業結構,完善園區配套設施,強化園區集聚效應,提高園區產出率。去年,青口投資區實現產值330億元,閩侯經濟技術開發區實現產值110億元。 |
相關閱讀:
- [ 01-08]四川男子從傳銷窩點跑出報警 閩侯警方解救21人
- [ 01-08]閩侯洋里150噸苦橘滯銷 社會各界急伸援手
- [ 01-06]想風光返鄉過年 閩侯一團伙盜竊電纜被抓
- [ 01-03]"福州紅十字美麗鄉村光明行"閩侯大湖站圓滿舉行
- [ 12-27]“記者險被當成肇事者”續 現場還有對好心的母女
- [ 12-10]閩侯江濱路景觀改造春節前完工 15分鐘到達福州
- [ 12-06]“喜娘之鄉”閩侯舉辦喜娘技能競賽 30多人參賽
- [ 12-04]閩侯:縣城中心區建起保障房 5年共落實10254套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