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娘之鄉”閩侯舉辦喜娘技能競賽 30多人參賽
2013-12-06 07:59?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王瓊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福州新聞網訊 同說一句話、同答一道題、同唱一首歌。5日下午,由閩侯縣委、縣政府主辦,閩侯縣總工會、閩侯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閩侯縣民間文藝家協會承辦的2013年閩侯縣首屆喜娘技能競賽成功舉辦,30多名喜娘一爭高下,比誰的嘴巴溜,誰的吉祥話說得好。這是繼2010福州首屆喜娘大賽后,我市舉辦的又一場高水平的喜娘文化大賽。 “中國喜娘看福州,福州喜娘看閩侯。”據介紹,福州喜娘文化源遠流長,而閩侯則是福州喜娘的發源地,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據不完整統計,閩侯縣喜娘從業人員有1000多人,是福州市乃至福建省名副其實的“喜娘之鄉”。現在喜娘文化已經成為閩侯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正在申報市級和省級“非遺”。 此次喜娘大賽,共吸引了閩侯縣15個鄉鎮(街道)的30多名喜娘參賽,其中不乏年輕漂亮、能歌善舞、有著高學歷背景的“新生代喜娘”。大賽內容豐富,設置有即興喝彩、婚俗文化問答、才藝展示等環節,全方位考察了參賽喜娘的綜合實力。經過激烈角逐,由文化、民俗、表演界知名專家組成的評委團現場評出了喜娘大賽前十強選手,姜碧榕在激烈的競爭中拔得頭籌,榮獲“閩侯縣金牌喜娘”稱號。 參賽喜娘們紛紛表示,此次比賽不僅為傳統喜娘文化提供了展示的舞臺,而且為大家提供了一個互相學習、借鑒的平臺,她們有信心將閩侯喜娘文化傳承下去。 (福州日報記者 呂路陽 /文 葉義斌 /攝) |
相關閱讀:
- [ 11-24]福州喜娘民俗微電影《伴房嬤》開機儀式舉行
- [ 11-23]福州金牌喜娘開拍微電影 發揚“伴房嬤”民俗
- [ 03-28]福州喜娘行業薪資漲得快 本科生紛紛拜師當喜娘
- [ 01-05]新人4日扎堆結婚 眾喜娘展示福州古味拜堂禮(圖)
- [ 12-21]福州舊婚俗幾近失傳 三位喜娘傾情演繹洞房戲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