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引領福州羅源菌菇產業升級 預計今年產值超6.5億
2013-12-16 07:08?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王瓊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福州新聞網訊 6日,記者在羅源縣起步鎮下長治村巾幗合作社看到,一排排標準化的鋼架新菇棚矗立在田間,新菇棚不但干凈透亮,還配備了霧化和遮陽等設施,大大提高了抵抗風、火和水等災害的能力。合作社社員為本村及鄰村154名女性同胞,在黃鑾英女士的帶領下,合作社年產200多萬袋菌菇。 “原先的竹木草棚防火、防水性能都很差,一到臺風季節就容易被刮倒,菇泡在水里就絕收了,真是苦不堪言。”黃鑾英介紹,合作社利用每畝政府補貼3萬元的優惠政策,以60畝鋼架大棚取代傳統竹木草棚,大大提高了抗災能力,菇的品相好了,每包還能增產50克左右。她透露,今年是個豐收年,合作社產值600多萬元,每個社員年收益至少在3萬元以上。 除下長治村外,在省級農民創業基地上長治村匯集著數十家食用菌生產基地,現代化設施農業在這里已經遍地開花。 祥業食用菌合作社擬建100畝標準化鋼架大棚,其中40畝已投入生產栽培,配套先進的溫控設施及微噴系統,成為羅源秀珍菇標準化栽培示范基地之一。 “基地研發定制的移動打冷機設備,只需一個勞動力就可以輕松解決菌袋降溫問題。”合作社負責人楊書清說,此設備不僅可以節約菌包搬運到冰庫的人力成本,還可以減少菌包在搬運過程中的損耗,單此一臺設備每天可解決10萬袋的菌包制冷問題,大大提高了效率。 楊書清透露:“目前的設施每畝造價9萬元,投產后每畝能增加3萬元產值,再加上省級農民創業基地每畝3萬元的補助,我們的壓力減輕了不少。” 羅源縣農業局長雷霹說,科技助力食用菌產業發展,不僅讓這個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也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企業增效。 據介紹,食用菌產業是羅源的農業主導產業,全縣有3萬多農戶從事菌菇種植,是全國最大的秀珍菇生產基地。近年來,當地政府加大產業扶持力度,菇農積極性高漲,產業發展進一步升級,基本實現了工廠化、規模化、專業化、標準化的現代農業生產方式。今年食用菌產業發展態勢良好,預計年產值將超過6.5億元。 (福州日報記者 王元鍇 通訊員 劉其燚 洪映) |
相關閱讀:
- [ 12-12]羅源縣總工會組織轄區內勞模赴浙江療休養
- [ 12-06]羅源開展“積善助殘·安居工程”募捐活動
- [ 12-05]羅源上沃村:特困戶的新房,一磚一瓦都是愛
- [ 12-05]羅源舉辦畬族服裝展演活動 畬家“鳳凰”欲展翅
- [ 12-04]福建羅源邊防開展“法律顧問”巡回普法
- [ 12-04]養殖戶跳脫有限養殖資源 羅源小對蝦養成大產業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