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支招:亟須細化執法規則,杜絕有違不查、查而不嚴現象,加大處罰力度,提高整改通知書的震懾力 福建創元律師事務所律師蔡思斌說,違建之所以形成“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局面,主要是沒有形成長效治理機制。 蔡思斌說,目前,針對城市中的違法建設,執法部門主要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土地管理法》、《行政處罰法》及相關的地方性法規。但是,沒有一部專門針對違法建設的法律法規,各地方處理違法建設的法律依據比較復雜。從現行法律法規來看,規劃、土地、建設、城管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都有對違法建設進行管理的權力,但在實際工作中,因各個部門權責交叉,容易出現行政管理主體不清的尷尬局面,因此亟待出臺有關違法建設的認定和處罰的具體細則,明確政府有關部門的職責。在執法過程中,容易出現有違不查、查而不嚴現象,這與執法部門的自由裁量權有關,不能一碗水端平,出臺具體細則有利于制約執法部門的自由裁量權。 “在城市化過程中,還應該普及規劃建設等相關法律知識,市民對此知之甚少,應該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識,從思想上抵制違建的誘惑。”蔡思斌說。 針對拆違成本比違建成本高的情況,蔡思斌建議,必須加大經濟處罰力度,這樣,可提高執法部門發出的整改通知書的震懾力,甚至可以由違建者承擔拆違費用。 他山之石 美國:制定一整套嚴格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服務系統,防患于未然。實行建設許可證制度,業主對自己的房子進行擴建、改建之前,必須申請辦理許可證,住宅監理委員會隨時跟蹤、檢查和監督。此外,所有的社區規劃都通過政府網站向外公布,居民了如指掌,一旦有人違建,就有社區居民舉報,警察很快到現場處理。 新加坡:主要靠嚴管重罰。依靠健全的法律法規,違建戶不僅受到嚴厲的罰款,還要被強制勞動,并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 香港:設立城市規劃管理的刑事責任制,追究刑事責任的法律依據主要有《城市規劃條例》和《建筑物條例》,根據以上條例的相關規定,追究違法建設行為人的刑事責任,處以罰金或者監禁。 專家觀點 要執行力,也要合力 福建師范大學行政管理系教授張鈴棗 我國正處于城市化進程中,違法建設是城市管理失范所致。違法建設貽害無窮,首先它影響建筑結構安全,帶來安全隱患,其次嚴重違背了市場的公平性、公正性。違建已經成為城市中的“毒瘤”。 拆違考驗政府執法部門的公信力,現在一些違建毫發無損,這樣就容易導致羊群效應,一些業主紛紛效仿,這需要執法部門提高執行力,一管到底,決不姑息養奸。為保證執行力,政府需強化問責制,對防范和處置違法建筑不力的單位和個人,給予效能告誡和行政問責。 當然,拆違畢竟是一項系統性工程,相關部門之間的聯動機制需要完善。一個拳頭的力量畢竟有限,各部門應當建立更加緊密的聯動機制,建立信息交流平臺,形成整治違建的合力。目前,福州雖有日常巡查制度,但是執法力量有限,無法形成全面、有效的監控。其實,可將物業、社區納入聯動機制,依托網格化、數字化的城市管理體系,構筑起第一道防線,這樣就可在違建初期介入,降低執法成本。 |
相關閱讀:
- [ 12-06]一小區物業翻陽臺拆業主"違建" 警方:做法欠妥
- [ 12-05]村長別墅涉違建 上百村民拉手抗拆
- [ 12-03]北京用駕照方式管理房產中介:扣12分限制從業
- [ 12-03]北京拆違建8個月拆掉面積相當一個天通苑
- [ 11-30]6名城管受賄多處違建被“合法” 套取240萬元補償
- [ 11-29]三迪香頌楓丹小區頂樓違建成風 業委會成立受阻
- [ 11-28]鐵皮房大肆搶建 上街根雕一條街3000㎡違建被拆
- [ 11-28]福州高新區建平村昨拆5幢違建 “土豪”違建核實后就拆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