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訊 15日是煙臺山歷史風貌區地塊項目啟動征收的第一天。上午10時許,記者在位于梅塢路口的征收總指揮部看到,來咨詢政策、查看安置房源情況的被征收群眾絡繹不絕。他們有的在公示展板前開起“討論會”,有的用手機、攝像機拍攝房源信息準備帶回家交流。對于未來,他們充滿了期待。 此次征收涉及倉前街道梅塢社區、龍峰社區、麥園社區的1712戶居民。15日,記者跟隨梅塢社區的征收工作組一起走進居民家中宣傳政策。 敲開佛寺巷133號的大門,65歲的林毅依伯迎了出來。這是一座建于解放前的木結構房屋,約200平方米,最多時住了10戶居民。 林依伯的房子只有10多平方米,以前擠著一家5口人,后來兒子、媳婦帶著孫子出去租房住。“這里沒有廁所,幾十年來天天都要‘倒馬桶’。”林毅說,住戶們最怕刮風、下雨和火災。早年,他在附近上班,每當聽到消防車的警報聲,心里就七上八下,趕緊打電話回家,生怕是家里著火了。屋頂漏雨,下雨天,他們在廚房做菜都得打傘。由于老房年久失修,現在只剩3戶人家留守。記者看到,老房一側的樓梯已破敗不堪、無法使用,水井和部分房間、廚房已荒廢空置。 對于這次征收,林依伯打心眼里支持。他動情地說:“對我們這些住在老房子里的居民來說,這是改善居住條件的大好事。對全市人民來說,把煙臺山改造修復好,大家又多了一處休閑的好去處。” |
相關閱讀:
- [ 11-15]煙臺山歷史風貌區啟動征遷 被征收戶全部進行異地安置
- [ 10-24]福州煙臺山老街區保護改造 慎“穿衣戴帽”
- [ 10-21]各式風貌老洋房若保護好 福州煙臺山堪比鼓浪嶼
- [ 10-20]福州煙臺山“保護規劃方案”開始征求公眾意見
- [ 10-18]福州煙臺山核心區50處老建筑將保留
- [ 10-17]福州煙臺山房屋征補方案征求意見 安置房源有9處
- [ 10-13]長期無人管理滿地是落葉 煙臺山公園小范圍起火
- [ 10-12]應讀懂改造爭議背后的文化焦慮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心情版
相關評論
國新辦發函[2001]232號 閩ICP備案號(閩ICP備05022042號)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編號:35120170001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 閩網文〔2019〕3630-217號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