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煙臺山“保護規劃方案”開始征求公眾意見
www.fjnet.cn?2013-10-20 07:09? 闕文龍?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東南網10月20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闕文龍)關注理由:福州煙臺山歷史文化風貌區,素有“萬國建筑博覽會”的美譽,這里匯聚了許多西方建筑風格的領事館、洋行、公館,教堂、醫院、私人住宅別墅等,如今這些沉寂160多年的老洋房,保護修復后將逐步向公眾開放。 昨日,記者從福州市規劃局獲悉,《煙臺山歷史文化風貌區、公園路歷史建筑群、馬廠街歷史建筑群保護規劃方案》出爐,該規劃方案從10月18日至11月17日征求公眾意見。如何守護日漸消失的老建筑?市民也可撥打本報熱線968111,談談你的看法,本報將轉達給相關部門。 保護范圍多大? 江心島、中洲島納入保護 昨日,記者了解到,根據規劃方案,煙臺山歷史文化風貌區具體范圍為東至上藤路,南至立新路白鴿樓北側,西至上三路及三縣洲大橋,北至閩江南岸,且包括三縣洲島和中洲島兩個閩江上的島嶼,總面積為53.22公頃。其中核心保護范圍30公頃,建設控制地帶面積為23.22公頃。建設控制地帶包括倉前片區(除核心保護范圍部分)、江心島5.94公頃、中洲島4.23公頃三個部分。 公園路歷史建筑群保護范圍為北至白鴿樓、巷下路,南至福州市體育場南側、上三路,西至省電力試驗所宿舍、體育場西側,東至積興里、體育場東側,保護范圍面積為18.50公頃。 馬廠街歷史建筑群保護范圍為北至福建師大附中南側,南至福建師范大學宿舍北側,西至對湖路,東至師大附中職工宿舍,保護范圍面積為4.58公頃。 哪些老洋房納入保護? 8處文物保護單位共計15個文物建筑 福州市規劃部門相關人士透露,規劃范圍內共有8處文物保護單位,共計15個文物建筑。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倉前路250號的安瀾會館;煙臺山近代建筑群。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樂群路22號的圣約翰堂(石厝教堂);梅塢路57號的橋南公益社、獨立廳。 區級文物保護單位:麥園路13號的魯貽圖書館(倉山區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天安里15號的基督教天安堂;黃柏嶺鷺嶺里29-33號的望北臺真武廟;公園路39號(福州外國語學校內)的思萬樓。 保護規劃范圍內的23處已公布的福州市優秀近現代建筑,其中煙臺山歷史文化風貌區為14處,包括觀井路29號弄5號的福建美豐洋行舊址、樂群樓、張珠治宅舊址、陳之麟宅舊址、閩海關稅務司公館舊址、衛理公會總部、美志樓和施教室(福州高級中學圖書館)、力禮堂(福州高級中學體操館)、福州郵電局宿舍、荷蘭領事館舊址(倉山影劇院)、閩海關副稅務司公館舊址、林步瀛故居、匯豐銀行福州分行舊址(倉山區文化館)、沈紹安蘭記脫胎漆器店(福州市倉山衛生協會)。 公園路歷史建筑群和馬廠街歷史建筑群為9處,包括振廬(福泰和)、白鴿樓、西林小筑、竹園、東山別墅、穎廬、忠廬、夢園、可園等。 保留歷史建筑119處 有38條風貌保護街巷 本規劃保護的保留歷史建筑共計為119處,其中煙臺山歷史文化風貌區為73處,公園路歷史建筑群和馬廠街歷史建筑群為46處。 煙臺山歷史文化風貌區保留歷史建筑:福廬、華廬、馨廬、美華書局、陶鑄故居及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機關舊址、天安寺倉庫(福華里)、鏗廬、曉廬、倉山廣電局宿舍(福州中共地下電臺舊址)、陳植私宅、聚發壽板店、基督教明道堂、明道堂附屬居住樓、國民黨中央銀行福州分行舊址、新懋安脫胎漆器店、觀井路洪宅、玉林山館、仁廬、播捷會館(美以美會總部)、福建師范大學文苑、華南女子學院外籍教師樓、慈園、陳廬、羅園、觀井路羅宅、楷英廬、萬國儲蓄會福州分會、英國駐福州領事官邸、鹽倉遺址等。 公園路歷史建筑群、馬廠街歷史建筑群保留歷史建筑:筠圃、脩廬、清河廬、碩園、拓廬、愛廬、以園、建園、金和園、逸園、民國福州郵政總長住宅、紹廬、鼎廬、宜園、藤峰可園、庸廬、龍樓別墅、整廬、端廬、融廬、吉廬、慎廬、賡廬、何仕遠故居、興廬、德廬等。 保護規劃范圍內的38條風貌保護街巷,其中煙臺山歷史文化風貌區有上池弄、二門里、三門里等25條風貌保護街巷。公園路歷史建筑群、馬廠街歷史建筑群有馬廠街、康山里、巷下路(象山里)等13條風貌保護街巷。 “煙臺山歷史文化風貌區、公園路歷史建筑群和馬廠街歷史建筑群的地區,將建成以居住、文教功能為特色,集文化休閑、創意及旅游為一體的近現代歷史文化風貌片區。”相關人士表示(見示意圖)。 市民聲音 修復不能千篇一律 守住福州多元文化 “倉山老洋房風格多樣,在開發建設中,一定要反對大拆大建,老洋房的保護修復不能千篇一律,應體現多元文化、各種不同的建筑風格。”昨日,市民周先生表示。 他說,鴉片戰爭后,福州被辟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西式建筑逐漸進入,有英、美、法、德、俄、日、荷等17座外國領事館和匯豐等30多家外國商行在倉山落戶。倉山至今仍保存著英式、哥特式、羅馬凱旋門式、東歐式及中西結合式的建筑,形成了倉山獨特的建筑特色和區貌,因此倉山老洋房也被稱為“萬國建筑博覽會”。 周先生介紹,比如英式建筑有英國領事館、海關辦公樓、匯豐銀行等,羅馬凱旋門式有英華書院鶴齡樓、陶淑女子學堂,哥特式有天安堂、石厝堂、泛船浦天主堂等,東歐風格有俄國領事館等。由于廣東籍商人多,也出現了廣式建筑,如九如坊、陶園、廣東公學、廣東會館等。還有規模宏大、中西合璧、富麗堂皇、造型優美的私立華南文理學院主樓,是福建現存不可多得的近代優秀建筑。私人住宅多以廬、園、舍、山館、里坊命名。 “福州是一個有2200多年歷史的文化名城,不能因為有一個三坊七巷,就把福州文化單一地定位為明清文化,整個城市都被梳妝成概念化的中國古城。”市民以諾說,單純就建筑來說,三坊七巷是明清風格,上下杭有大量民國建筑,而老倉山則多為西式風格,這些都是非常有特色的。如果相關部門不進行區分,一律弄成雕梁畫棟,會很沒品位。 征 集 該規劃方案從10月18日至11月17日征求公眾意見,公示地點:倉山區梅塢路4號西側煙臺山管委會一樓;時間:公示期內正常工作日。市民對于涉及規劃方案優化的建議及意見,可寄信至福州市群眾東路97號市城鄉規劃局規劃編制處,郵政編碼:350004。 對于如何規劃、保護福州的老建筑,市民也可撥打本報熱線968111,或登錄新浪微博@海峽都市報,談談你的看法。對于市民關心的問題和合理的意見、建議,本報將轉達給相關部門。 相關新聞 含公園路、馬廠街以居住、文教為特色,集休閑旅游于一體 本報訊(記者許才芳)福州市區又一老建筑集結區該如何定位,并能拓展哪些新功能呢?昨日,記者獲悉:福州市城鄉規劃局對外公示《煙臺山歷史文化風貌區、公園路歷史建筑群、馬廠街歷史建筑群保護規劃》。 規劃透露,煙臺山歷史文化風貌區、公園路歷史建筑群和馬廠街歷史建筑群的地區應保持以居住、文教功能為特色,集文化休閑、創意及旅游于一體的近現代歷史文化風貌片區。 本次采取兩種方式公示,一是網站公示:規劃主要內容發布在福州市城鄉規劃局網(http://ghj.fuzhou.gov.cn)上;現場公示:地點:福州市倉山區梅塢路4號西側煙臺山管委會一樓;時間:公示期內正常工作日(周一到周五,上午8:30至12:00,下午14:30至18:00)。公示時間自10月18日至11月17日。 據了解,涉及規劃方案優化的建議及意見,來信請寄至福州市群眾東路97號福州市城鄉規劃局規劃編制處,郵政編碼:350004;涉及規劃實施的項目分期、拆遷補償方案及相關政策等問題,來信請寄至福州市倉山區梅塢路4號西側煙臺山管委會一樓,郵政編碼:350000。(信封請注明“煙臺山歷史文化風貌區、公園路歷史建筑群、馬廠街歷史建筑群保護規劃意見與建議”)。 根據規劃,煙臺山歷史文化風貌區保護具體范圍為東至上藤路、南至立新路白鴿樓北側、西至上三路及三縣洲大橋,北至閩江南岸,中洲島嶼,總面積為53.22公頃;公園路歷史建筑群保護范圍為北至白鴿樓、巷下路,南至福州市體育場南側、上三路,西至省電力試驗所宿舍、體育場西側,東至積興里、體育場東側,保護范圍面積為18.50公頃;馬廠街歷史建筑群保護范圍為北至福建師大附中南側,南至福建師范大學宿舍北側,西至對湖路,東至師大附中職工宿舍,保護范圍面積為4.58公頃。 功能結構 規劃范圍片區內用地功能有調整 本次規劃的該區域“七片區”內,有幾個片區內規劃范圍內用地功能有調整。由中洲島、安瀾會館及煙臺山公園周邊地塊組成的商業服務功能區,商業以商場、超市、酒吧、住宿等聚集人氣的業態為主; 由天安堂至龍峰路地塊組成的文化休閑服務功能區,該地塊以商住、旅游服務及展示功能為主; 由頭陀寺至真武廟地塊及江心島綠地組成的傳統宗教及綠化休閑功能區,該地塊保留原有的宗教功能,開發江心島的生態休閑功能; 由馬廠街歷史建筑群組成的特色商住功能區,保留部分居住條件較好的居住功能,同時加入茶座、精品店等類型的高檔商業; 由立新路及公園路北段兩側區域組成的綜合功能區,保留原有學校、行政辦公及部分居住用地,將沿立新路的部分居住用地調整為商業用地,餐廳、茶座、精品店等較高檔和安靜的業態為主; 由公園路南端周邊用地組成的創意產業功能區,將原有工業用地置換為商業用地,以酒吧、活動廳、音樂廳等較為動態的業態為主; 體育功能區主要位于公園路最南端的體育學校片區,依托現有的體育和活動場地,強化該地區的體育功能,未來將成為地區性的體育活動中心。 保護對象 按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筑等類別梳理 根據規劃公示稿,該區域將分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筑、保留歷史建筑、風貌保護街巷等類別進行梳理,并有針對性地保護這些老建筑。 其中,規劃范圍內共有8處文物保護單位,共計15個文物建筑。優秀的近現代建筑方面,保護規劃范圍內的23處已公布的福州市優秀近現代建筑,其中煙臺山歷史文化風貌區為14處,公園路歷史建筑群和馬廠街歷史建筑群為9處。 另外,本規劃保護的保留歷史建筑,共計為119處。其中煙臺山歷史文化風貌區為73處,公園路歷史建筑群和馬廠街歷史建筑群為46處。 規劃范圍內還將保護38條風貌保護街巷。 其中煙臺山歷史文化風貌區有上池弄、二門里、三門里、席店弄、觀音佛弄、省新巷(觀音佛弄)、亭下路(嶺頂巷)、忠烈路、花亭倉巷、金古弄、亭下路76號弄、龍峰里、愛國路(亭下路-龍峰里)(鶴齡路)、愛國路(龍峰里以西)(鶴齡路)、四賢里、池后弄、天安里、佛寺巷(天安寺)、崇圣庵巷、朱厝庵弄、倉觀頂巷、樂群路、煙臺路、槐蔭里、積興里等25條風貌保護街巷。 公園路歷史建筑群、馬廠街歷史建筑群有馬廠街、康山里、巷下路(象山里)、三一弄、象山里、金峰里、東山里、竹園里(稻香里)、復園路(中越路)、居安里(義倉里)、立新路(玉環路)、萬春巷(大埕中)、羅園弄(象山里)等13條風貌保護街巷。 保護已被確定為倉山區登記不可移動文物的有天安里古巷道、觀井路29號弄古巷道、倉觀頂古巷道、崇圣庵古巷道共計4條具有古石階的傳統巷道,及佛寺弄、池后弄和忠烈路等現狀保護較好的古石階。 (東南快報)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0-18]福州煙臺山核心區50處老建筑將保留
- [ 10-17]福州煙臺山房屋征補方案征求意見 安置房源有9處
- [ 10-13]長期無人管理滿地是落葉 煙臺山公園小范圍起火
- [ 10-12]應讀懂改造爭議背后的文化焦慮
- [ 10-12]景觀改造“修舊如舊”需要慢工細活
- [ 10-12]城市改造就應該遵循“從容”原則
- [ 10-10]煙臺山景觀改造方案不妨向社會開放
- [ 08-08]煙臺山公園附近老洋房著火 依姆幾次想沖進火場尋哥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