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和美鄉村展新顏 歡享別樣幸福年
2025-02-03 10:44:25? ?來源:福州日報 責任編輯:朱琳 我來說兩句 |
瑯岐紅光湖公園,130余組中大型燈組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來打卡。 記者 原浩 攝 新春佳節,榕城處處張燈結彩。當傳統年俗遇見鄉村振興的蓬勃脈動,一場“福”文化與現代田園詩的交響正在福州鄉野間奏響。今年春節,市民游客不僅能體驗各種特色民俗,更能在煥然一新的美麗鄉村,逛一場年味拉滿的燈會,感受新型度假村的愜意,觸摸鄉村振興為有福之州注入的時代新韻。 露營火 呼“篷”喚友過新年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在這個家庭團聚、親友相會的時刻,很多人選擇近郊露營享受休閑時光。 大年初二,福州暖陽當空、微風和煦。竹林、溪水、花草……走進閩侯白沙鎮井下村的白鷺洲·竹野棲宿度假營地,仿佛來到世外桃源。一早,度假營地就迎來絡繹不絕的游客,綠水青山間,古韻悠長的營地“撐”起人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的一方天地。 游客在白鷺洲·竹野棲宿度假營地樂享假日時光。 記者 譚湘竹 攝 “這里距福州就半小時車程,比起遠行,我更喜歡在城市一小時通勤圈內來一場‘微度假’。”福州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呼“篷”喚友過新年已成為他身邊不少朋友的春節度假選擇。“春節假期,和親朋相約,找一個一小時車程就能到達的地方喝茶聊天,是最放松的休閑方式。” 白沙鎮井下村是福州著名的“知青小鎮”,擁有眾多充滿知青記憶與紅色元素的建筑。而白鷺洲·竹野棲宿度假營地打造的“露營+”新業態,則是井下村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的新亮點。 “白鷺洲是新型度假營地,可以與知青小鎮‘互哺’引流,吸引更多年輕人來打卡,讓不同年齡段的客戶群體到井下村旅游觀光,給鄉村增添人氣。”營地負責人林曉曦說。 露營地的落戶,也帶動了當地村民就業,在營地近20名固定員工中,絕大多數為當地村民。如今,度假營地的“虹吸”效應初顯,吸引越來越多團隊和游客來到營地。“現在露營地團隊客戶比較多,未來我們將充分宣傳營地的‘輕度假’特色,開展溪邊摸魚、篝火晚會、非遺手作等形式豐富的互動體驗活動,吸引更多游客來此度假打卡。”林曉曦說。 景色美 懸空棧道體驗好 這個春節,福清東張云中漫步懸空棧道項目一期正式開放。記者近日在現場看到,棧道在山林間沿著東張水庫平行延伸,仿佛一條空中走廊,迎來不少游客。 棧道入口位于福清市東張鎮香山村2號停車場(華來嶺),順著同步打造的特色林中小道一路上行,可以感受碎拼便道的自然風情、手作木道的生態氣息和水果掛牌的特色科普,別具韻味的道路盡頭便是七彩斑斕的云中漫步懸空棧道起點。不少游客站在棧道上,遠眺波光粼粼的水庫水面以及遠處連綿起伏的山巒。 據了解,該項目總長約5公里。其中,一期主要采用鋼構為主體,配合玻璃和彩虹格柵等多種形態進行打造,是集觀景、康體健身于一體的綜合性旅游設施建設項目。項目建成后,不僅為東張鎮增添一道亮麗風景線,也為游客提供一個全新旅游選擇。 “云中漫步懸空棧道項目是福清全域步道的一個關鍵節點,目前已完成一期建設,我們計劃以滑梯、吊橋等串聯周邊果園,打造一批非標商業集群,激活‘林地經濟’,帶動果林采摘、農耕體驗等農旅融合新業態,實現富民強村。”東張鎮相關領導說。 變化多 “兩馬”燈會鬧新春 “穿漢服拍照很搭”“太震撼了,大開眼界”……今年春節,馬尾瑯岐紅光湖公園,130余組中大型燈組吸引不少市民游客前來打卡。夜幕降臨后,“媽祖”“悟空”燈組最引人注目。 這里正在舉辦第二十三屆“兩馬同春鬧元宵”燈會。作為全國首個連通兩岸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兩馬同春鬧元宵”燈會已成功舉辦二十二屆,今年更是作為春節申遺參與申報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燈會以“四海升平 兩馬同心”為主題,呈現閩臺文化的深度融合,分為“閩在海中”“向海圖強”“揚帆四海”“永佑海疆”“左海風物”“星辰大海”六大主題片區,集中展示福建海洋文化、“兩馬”民俗文化、船政文化和閩臺文化。 記者看到,破墻而出的“悟空”燈組,吸引不少游客細細觀賞。“媽祖”燈組高9米,其身前是一艘巨浪托起的小船,船頭站立著一名身著福州傳統“三條簪”服飾的小姑娘,與之對望。紅光湖中央,“七下西洋”“瑯岐生明月 兩馬共此時”和“國泰民安”3組超大型燈組依次排開,組成一幅長達150米的水上燈光畫卷。 “今年是申遺成功后的首個春節,截至目前,燈會賞燈客流已達15萬人次。”馬尾區文化體育和旅游局有關負責人說,今年燈會煥新升級,創新推出“文化+非遺+國潮+旅游”模式,為游客提供沉浸式觀展體驗,同時首次探索推行市場化運營,傾力將燈會打造成全國新春著名燈會、閩臺兩地文化交流的展示盛會以及福州文化旅游新IP,也為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記者 錢嘉宜 譚湘竹 歐陽進權)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