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金點子”助力“兩國雙園”建設
2025-01-07 09:54:16? ?來源:福州晚報 責任編輯:陳巧玲 我來說兩句 |
1月19日,中國-印度尼西亞經貿創新發展示范園區將迎來設立兩周年。作為中印尼“兩國雙園”中方園區,自獲批設立以來,福州市福清元洪投資區憑借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與完善的基礎設施,迅速成為國內外企業競相投資的熱土。 兩國產業如何深度合作?造血能力如何提升?園區如何引才聚才?連續兩年,“兩國雙園”政協委員口中的熱詞。大家圍繞匯聚僑海資源、跨國人才交流輸送等方面給出了不少“金點子”,助力“兩國雙園”建設。 中印尼“兩國雙園”中方園區。記者 林雙偉 攝 深化僑力合作 搭建對接平臺 福州是中國著名僑鄉,有460多萬海外僑胞分布在全世界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僑力資源雄厚、優勢明顯。作為中印尼“兩國雙園”中方園區的元洪投資區,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州工作期間親自洽談引進、參加奠基的重點項目。 致公黨福州市委會建議,借助榕籍僑胞在印尼的人脈資源,通過經貿對接小組的訪問活動,與華僑共同規劃發展藍圖,深度對接合作項目,鼓勵華僑通過直接投資和參與項目融資等方式,參與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園區配套服務。 福建鴻生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兩國雙園”中方園區的一家重點企業。作為本屆市政協委員,公司董事何艷霞建議建立中印尼“兩國雙園”聯合工作委員會磋商機制與產業合作促進會,借助榕籍僑胞在印尼的人脈資源,深化與印尼各地商會的溝通聯系,為兩國政府、企業、商會搭建溝通渠道。 致公黨福州市委會建議,要以僑為橋搭平臺,深化海外僑社溝通聯絡機制,為兩國政府、企業、商會搭建溝通渠道,助力推動中方園區和印尼方園區成立一個園區高級別的正式合作交流機構。同時,要做好僑企服務,中方園區可以考慮設立僑資企業服務中心,為僑資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在項目招引、政策咨詢、融資支持等方面為僑資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 聚焦資源優勢 推動產業協同 實現跨國牽手的產業合作,是建設中印尼“兩國雙園”的重要目標。當前,中印尼“兩國雙園”以產業發展為牽引、以國際合作為路徑,探索構建“5+5”產業合作聯盟[即海洋漁業、熱帶農業、輕工紡織、機械電子、綠色礦業等5條跨國合作產業鏈和貿易、物流(冷鏈)、產能、金融、人文與健康等5個國際合作平臺]。 致公黨福州市委會認為,要發力“新”產業,充分發揮僑海群體在技術、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加強中印尼雙方在海洋經濟、機械電子等高附加值產業方面的合作,孵化更具合作屬性的國際化項目。 九三學社福州市委會建議,聚焦中印尼資源優勢,對補缺環節進行重點招商,以“一園一中心”為載體,重點推動椰子、寵物食品、海洋裝備、東南亞風味預制菜等產業園上下游企業集聚,加速推進印尼禽類產品輸華、清真認證中心等雙向合作項目落地,填補龍頭企業上下游產業鏈的空白和薄弱環節。 何艷霞委員建議,印尼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中國先進的制造業技術與產業鏈管理經驗結合,立足集約節約導向開發經營園區,以大項目帶動大產業,推動產業鏈上下游形成集群效應,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鏈。 何艷霞委員還建議引進官方認可的服務機構,在企業注冊、財稅業務、法律咨詢、資辦理、簽證辦理等企業出海必做事項方面,為“走出去”和“引進來”的企業提供可靠的跨境商事行為指引。 暢通人才渠道 提供智力支持 產業和園區的蓬勃發展離不開人才的鼎力支撐。近年來,元洪投資區與福建技術師范學院共建元洪食品產業學院,并依托該學院共建中印尼產業合作研究中心、福建省-印尼海洋食品聯合研發中心,為園區提供專業化人才服務。 致公黨福州市委會認為,要暢通人才輸送渠道,深化與海外僑領、僑商、僑團及僑企的合作關系,加大海外人才合作站建設力度,推動建立兩國園區人才培訓中心,設立人才培養實訓基地、一站式人才服務中心等,依托在閩高校與印尼高校的合作平臺,為園區企業提供針對性的技能培訓,以滿足園區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致公黨福州市委會建議,利用中國僑智發展大會平臺優勢,緊扣中印尼“兩國雙園”重點產業,布局人才鏈,探索打造“僑海人才云端直通車”,讓海外僑界人才在當地能夠了解中印尼“兩國雙園”政策和福州引才舉措、人才需求,同時提供線上產業對接、人才對接服務,實現“離岸”孵化。 何艷霞委員建議,應支持東南亞華文學校與福州聯合辦學,促進國內辦學的師資與管理同國際接軌,為“兩國雙園”建設儲備人才。應鼓勵校企合作,在中印尼兩國高校采取“訂單式”培養模式。同時,可在中印尼“兩國雙園”建立中印尼雙方人才培訓中心,為園區企業提供智力支持。 □部門回應 加快推進跨國合作項目 記者6日獲悉,2024年元洪功能區管委會圍繞“做強產業、做大市場、做活貿易、做優配套”戰略目標,聚焦招商引資、項目建設、要素保障等重點工作,圍繞海洋漁業、熱帶農業等五大跨國合作產業形成“走出去”“引進來”項目69個,總投資900億元。 新的一年,元洪功能區將落實中印尼兩國元首會談精神,以印尼遠洋漁業、鮮食椰子輸華等合作為突破,加快推進椰子產業園、海洋漁業中心及宏龍遠洋捕撈等跨國合作項目,在探索國際分工合作模式上邁出新步伐。(福州晚報記者組) |
相關閱讀: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移動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證號:1310572 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經營許可證(閩)字第085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 (署)網出證(閩)字第018號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 閩B2-20100029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閩)-經營性-2015-0001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東南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03(工作日9:00-12:00、15:00-18:00) 舉報郵箱:jubao@fjsen.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